最近看到一篇分析中美竞争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印钱能力”仍是关键,美国债务逼近极限,而中国还有政策空间。数据上看,美国国债规模已从2008年的9.3万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36万亿美元,疫情期间三个月就增发3万亿美元,这种“无限印钞”模式正让美元信用持续受损。反观中国,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让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稳步提升到4.7%,政策工具箱显然更有韧性。 有人觉得美国靠印钞就能收割全球,但疯狂印钱其实是把双刃剑。美联储疫情期间放水3万亿美元,虽然短期刺激了消费,却导致美元购买力二十年下降40%,现在美国核心通胀率仍高达4.8%,而中国通过精准调控让CP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0.3%左右,经济底盘更稳。更关键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5%已让实体经济不堪重负,而中国正用新能源、半导体等硬科技突破重构全球价值链,这才是真正的“货币信用锚点”。 其实美元霸权衰落早有征兆,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从2000年的72%降至58%,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单月处理金额突破150万亿元。美国用36万亿美元国债撑起的虚假繁荣,终究敌不过中国用5G基站占全球60%、新能源车产量超全球60%的真实生产力。这场较量早已不是单纯的印钞竞赛,而是谁能用科技和产业升级为货币注入真正的价值。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最近看到一篇分析中美竞争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印钱能力”仍是关键,美国债务逼近极限
时尚家装
2025-03-05 12:40:04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