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稳就业,谋发展,暖民生 在今年的两会上,就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冷暖,更因为当下就业形势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直面挑战,政策“亮剑”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就业市场压力不言而喻。再加上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技术浪潮涌起,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企业也招不到适配的人才。 面对这些难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一系列“硬招实招”。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上,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让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精准发力,为青年就业铺就坚实道路。同时,支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从技能培养源头助力青年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多维度部署职业技能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和根认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实现年轻人就业与企业招工的“双向奔赴”。不少院校也积极行动,通过访企拓岗等措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新兴业态,权益“护航” 网络主播、版权经纪人、快递员、网约工等新业态就业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就业的重要选择。然而,劳动关系认定模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政府工作报告及时回应关切,部署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温文星表示,要进一步明确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的责任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平台企业为青年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各地也积极探索,全国超18万个工会驿站,从就业服务到技能培训,将服务信息送达新就业群体;部分地区出台租房住房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等吸引青年人才。 产业转型,就业“缓冲”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这一决策有着深远考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虽然在新兴技术冲击下,其模式受到质疑,但它在转型期有着独特的“稳就业”功能,是技术革命的缓冲带。 地方实践与政策思路不谋而合,广东强调“稳就业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四川提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既通过税费减免支持中小企业稳岗,又鼓励企业引入新技术时同步规划员工技能转型,避免结构性失业冲击社会稳定 。 两会对就业的关注与部署,体现出政府稳就业的决心与智慧。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根,就业难题将逐步破解,就业环境将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也将更有保障、更有盼头,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两会聚焦:稳就业,谋发展,暖民生 在今年的两会上,就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成为代
香巧谈生活
2025-03-06 15:24:0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