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控制的世界
四季之爱
2025-03-06 15:25:04
我们的身体也是受控后的结果,因为这是一个密度世界。在更高层次的一种执取的要求,成为了所有存在个体或者说本我的基本状态。你得捏紧了拳头,收紧了身体,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就像年纪大了的人睡着了总是很紧张,最后越睡越累。这种基本存在状态的收缩感,带来了显示世界的粒子状态,也带来了物质的形态——一种似乎稳定的固有形状,或者不太会变化的感官体验。从视觉、触觉、嗅觉到听觉,大家可以分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并且由此形成合理的逻辑推论,最终变成了所谓因和果的结论。
我们的世界不可能建立在不断变化的基础概念上,比如说形状和嗅觉互相侵入,你看到的一个样子变成了一种嗅觉的味道,以及相反。这时候你会逻辑混乱,你没办法联系起来原来建立好的知识网络,并且由此进行运算而得出结论。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中,其实还有一种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感知本身,或者是情绪、恐惧、要求、迷惑、痛苦等等。这些用来描述心理的词语,在整个逻辑图谱中很难找到位置存放。虽然当我们把灵性、精神和心理也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这些安放于一个更为宏大的宇宙地图中。
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也没这么讲究,大家无非在各种现实感受中不断梳理自己的逻辑需求,也就是趋利避害。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利弊其实也是混乱的。比如上面的感官系统的混乱实际上是通过我们强行清理边界,并过滤和忽略了不必要信息后达成的。也就是说我们为了能够存在,不得不把原来整体的非边界化的信息一个个分割出来,变成了我们能理解的具象感官的象征(avatar)。而这就是我们世界的本质,以及自我存在的基本特征。不管你存在于哪个现实之中,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总是在努力区分所有我们接受到的,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是我们沉浸于,凸显于一个集体造就的现实之中。
而混乱进一步在自己内心加强,因为你必须要求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某种方式运行。虽然自己还不清楚要什么,但是你就必须要求,于是我们看到了控制。你其实并不是要控制什么东西或者人,而是一种想要控制的欲望。即使你现在在看手机,你也在要求或者说期盼手机以某种方式运行,包括其响应速度,界面上呈现的信息。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我们都认为是内容的吸引度问题,而事实是自己的控制力问题。因为你发现这不是你能或者愿意控制的内容,你就会忽略,而迅速刷走。
当我们沉浸于一个内容逻辑的世界中,我们总是在试图控制这些符号,从编排、上下文联系到最终对自己的臣服(未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