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食物过敏和不耐受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关系

百姓健康频道 2024-08-10 20:32:01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全面分析了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在炎症性肠道疾病中的作用,通过探索食物成分与炎症性肠道疾病之间的复杂联系,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个性化饮食管理的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价值。

研究背景

炎症性肠道疾病(IBD)是一类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慢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尽管IBD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遗传、环境、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群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肠道慢性炎症。然而,关于食物过敏和不耐受与IBD之间的关系,科学界的认识仍然有限。2024年1月Nutrient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Adverse Food React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文章,旨在探讨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在IBD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篇系统综述,旨在总结和强调食物过敏和不耐受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如UC和CD)的关系。研究团队以“food allergies”“food intolerance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等为关键词系统地检索了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了2010—2023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章,文章类型包括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研究结果

本综述对IBD与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关系总结如下(图1)。

图1 IBD与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关系

乳糖不耐受(LI)与IBD

本文指出,在IBD患者中,LI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更高。通过综合分析17项研究涉及的1 935例IBD患者的数据,发现无论是UC还是CD患者,LI的总体占比均较高。特别是CD患者,当小肠受累时,疾病与LI的关联性更为显著。此外,研究发现乳糖酶缺乏(hypolactasic)和非缺乏(normolactasic)的个体都可能受到IBD的影响,这与遗传因素在IBD患者与健康人群中没有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一致。

果糖不耐受(FI)的临床意义

尽管FI在西方饮食中普遍存在,但其在IBD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一些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CD患者中果糖吸收不良(FM)的发生率更高。然而,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提示炎症可能通过下调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受体影响果糖吸收,但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组胺不耐受(HIT)与IBD

本文强调了组胺在IBD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尤其是在识别与组胺代谢相关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面。这些SNPs可能导致组胺代谢受损,从而在IBD患者中引发HIT。此外,研究还发现,与非IBD患者相比,IBD患者的组织样本中组胺含量更高,这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胺代谢有关。

非乳糜泻性谷蛋白敏感性(NCGS)与IBD

本文还探讨了NCGS与IBD的关系。尽管目前没有针对NCGS的特异性诊断测试,但研究表明,一定比例的IBD患者报告在采用无麸质饮食(GFD)后症状有所缓解。然而,关于GFD对IBD病程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GFD在IBD管理中的作用。

镍过敏与IBD

本文提出了镍过敏与IBD之间的潜在联系。研究发现,IBD患者组织样本中的镍粒子浓度异常高,镍粒子浓度异常高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自噬机制,加剧肠道炎症。此外,镍过敏在IBD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能更高,这表明金属过敏可能在某些IBD患者的疾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总结

本文回顾了研究食物过敏和不耐受与IBD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为开发新的加强肠道屏障功能、降低食物抗原致敏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CAPOBIANCO I, DI VINCENZO F, PUCA P, et al. Adverse food react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Nutrients, 2024, 16(3): 351. DOI: 10.3390/nu16030351.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石头

二审:且行

三审:清扬

排版:半夏

0 阅读:7

百姓健康频道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电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