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主页这两天都在聊车,聊一个我不成熟的看法:理想和小米之所以卖得好,有一个原因是车型的SKU版本划分合理。
理想,Pro/Max,最多再加个Ultra,来实现统一车型的产品定位划分,通过高阶智驾和舒适功能来区分版本;
小米,标准版/Pro/Max,再加个赛道版本Ultra,通过智驾/大电池/高性能来区分每个版本,再结合一些周边的简单选装。
这样的产品定义和命名逻辑,消费者能够「看一眼」就知道每个产品的定位划分,以及配置高低。
而一些厂商(不特指,不建议对号入座)可以把SKU划得莫名其妙:
标准版/标准版智驾版/S/S智驾版/S大电池版/S高阶智驾版/Pro/Pro舒适套装版/Pro豪华套装版/Pro另一家厂商的高阶智驾版/Max/Max+/Ultra/Ultra+/Ultra Pro Max+………
还有一些车型名字后面就带Max或者Ultra的,还能继续排列组合。
你们这些车企能不能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把SKU设置得这么复杂,你也不是小米理想华为这些能够出圈的产品,你的产品力在同级也没有比亚迪这么有竞争力——到底谁TM会愿意这么仔细地来看你每个SKU的配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