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象的缺点或者有点不满意就想分手的人,其实内心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心里有空缺的人,刚开始谈恋爱时容易把对象想得太完美,希望对方能填补自己的不足
但时间一长,两个人都开始展现真实的自己,那种完美幻想就破灭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再次体验到小时候那些不好的感觉,退化成那个受伤的小孩,感到失望、生气,然后就想分手
简单点说,你对对象的不满,不一定是因为对象真的不好,而是因为你这个“小孩”接受不了梦想破灭
当你的需求没被满足时,你就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痛苦,比如大吵大闹、提分手
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和他人界限没分清楚
小时候的依恋理论告诉我们,三岁前的孩子要经历一个自我和他人界限的分离过程
你开始明白,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不能一直围着我转
但如果小时候妈妈总是不能及时满足你的需求,你就没法把“回应”变成自己内心的一部分
于是,你会在心里想象一个能随时照顾你、给你无条件爱的理想对象,这样你才能感到安心
等你谈恋爱了,你就会把这个理想对象投射到你的伴侣身上
但现实中,没人能成为你心中的那个理想对象
一旦对方不能及时回应你,你就会受挫,觉得自己没价值
这时候,你可能会变得特别挑剔,对伴侣各种不满,一看到对方就心烦;
或者你可能会特别讨好对方,但其实你内心希望的是对方看到你的好之后能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没完成自我和他人界限分离的人来说,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自我,自我价值都依赖于别人
别人对你好,你就开心;一旦对你不好,你就会情绪不稳定、焦虑、内耗。但我一直强调,别人怎么对你,其实跟你自己有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创伤
当你带着理想化进入一段关系时,对方可能也带着自己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