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将于2025年3月11日举行议会选举,约5.7万居民选出31个席位。这座世界最大岛屿作为丹麦的自治领,自1979年起享有地方自治权,外交和国防事务仍由丹麦管理。现任总理穆特·埃格德领导的因纽特人共同体党自2021年起执政,与前进党组成联合政府。
此次选举因独立议题升温而备受瞩目,六大参选政党均支持最终独立,但对实现路径和时间表存有分歧。选举前夕,格陵兰的战略位置和丰富资源进一步将其推向国际舞台。
独立议题是本次选举的核心。方向党主张四年内举行独立公投,候选人库帕努克·奥尔森表示,近期外部关注激发了民众对摆脱丹麦控制的兴趣。因纽特人共同体党则采取谨慎态度,埃格德于3月5日对路透社表示,格陵兰的未来应由本地人决定,不愿匆忙推进公投。
前进党提出选举后推动公投,但未明确时间表,并强调需与丹麦协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4日国会演讲中提及支持格陵兰自决,并表示若其选择加入美国将受到欢迎。埃格德和丹麦首相梅特·佛瑞德里克森均强调“格陵兰不卖”。
资源与地缘政治因素为选举增添复杂性。格陵兰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对科技和清洁能源至关重要,其靠近北极的地理位置也具战略价值。美联社报道,特朗普的言论可能涉及经济或军事考量,其副总统万斯已排除武力选项。
竞选期间,民生议题同样受到关注。格陵兰民主党候选人尤斯图斯·汉森因抗癌经历呼吁改善医疗服务,而文化复兴也在升温,金匠娜佳·阿尔纳拉克·克罗伊茨曼以本地矿石打造的首饰成为因纽特身份象征。议会近期通过法律,禁止外国和匿名捐款,以防外部干预。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此次选举。丹麦自18世纪起将格陵兰纳入版图,根据2009年法律,格陵兰可通过公投启动独立谈判,但需丹麦议会批准。分析人士指出,这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
此次选举可能影响北极地区权力平衡,外国影响和虚假信息风险备受关注。选举结果尚难预测,现执政联盟能否保住多数席位存疑,而方向党因激进立场可能获更多支持。格陵兰民众在独立愿景与现实压力间寻求平衡,其选择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