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为“国产AI之光”的Manus,半天就翻车了? 以deepseek为基座加个任务流处理的应用层,然后包装一下。要说靠谱还得是梁文峰的deepseek,大家可以把deepseek理解为安卓,manus理解为app,就明白哪个更厉害了。
你买个新手机,不会冲着预装的天气预报APP下单,而是看芯片和系统。可偏偏有人把预装软件吹成黑科技,这比菜市场给土豆套保鲜膜还迷惑。
现在AI开始,把开源框架套层皮就敢叫“颠覆性创新”,这创新成本比煎饼果子加个蛋还便宜。
去年双十一抢的智能音箱,说好的方言识别功能,结果一开口就给我切成俄语模式。后来拆机发现芯片印着大厂的LOGO,自家就做了个塑料外壳。这种套壳把戏在科技圈都快成祖传手艺了。
用了十个AI,八个都在讲智能调度和深度学习,仔细一问全用的同一家基础算法。这场景让我想起老家那条小吃街,二十家店铺卖的都是同一个批发市场的冷冻鸡排。
见过最离谱的就是教育AI,宣传片里师生互动行云流水,实际使用三句话必卡顿。后来被扒出来交互系统是买的,自家就做了个卡通人物贴图。
说到底,真正值钱的是梁文峰团队闷头搞的deepseek这种底层系统。就像没有安卓哪有百万APP,没有地基哪来摩天楼。可总有人觉得在别人地基上搭个狗窝就能收门票,这生意经念得比算命先生还玄乎。
真正的好技术都是闷声发大财的,就像你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包子铺,从来不搞分子料理的噱头,但天天排长队。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