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建议把手机还给孩子,当然是干净的手机】人工智能或将消灭差生实现因材施教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开年来,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DeepSeek等软件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人工智能、AI赋能等方向也成为2025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今年,除了继续关注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工智能不断涌起的技术创新浪潮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尤其关注这项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据九派新闻采访报道,倪闽景表示,人工智能会颠覆现在的教育,可能会真的消灭“差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为原来是一个老师面对这么多学生,只能是均衡地教育,考一样的考卷,学一样的内容。但有了人工智能,能用强大的算法为每个小孩设计相应课程,我们每个孩子真的可以学得不一样了,它可以提高我们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喜欢鲸鱼,就可以研究鲸鱼,人工智能会提供和建立所有的知识;如果孩子喜欢昆虫,就可以研究昆虫,而不是再按照统一的学习要求去做。”
谈及“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防止造成科学教育的数字鸿沟”时,倪闽景表示,建议要把手机还给孩子,当然,还给孩子的是干净的手机。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让孩子屏蔽掉游戏、屏蔽掉无聊的短视频,这样,孩子有了终端,有了网络,就可以学得很好了。我们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培训让老师的人工智能使用能力提升,因为老师的学习能力不如孩子。我们只要把人工智能的环境还给了孩子,孩子自己会用它很好地学,会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