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发罪己诏学校有必要公开答复#【教授因考核“不合格”退群,学校有必要公开答复

齐鲁壹点 2025-03-12 18:04:21

#教授发罪己诏学校有必要公开答复#【教授因考核“不合格”退群,学校有必要公开答复】#六旬教授因考核不合格退出社交群# 据上游新闻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教授因考核“不合格”退出社交群,并在朋友圈发“罪己诏”,“自认无能”。该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回应记者称“学校已掌握此舆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处理”,之后记者又尝试采访该校法学院和教授本人而未果。看来,这事确实有些棘手。

当事教授自称“马上就要退休了”,在常人看来,人近花甲,应该淡泊沉潜,不因一时得失乱了方寸。每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很多,像这样以广而告之的方式发文吐槽的不多。但是,读完教授发布的“罪己诏”,又不得不说教授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当事教授吐槽不只是因为“无颜”,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不解——自己四年发表论文16篇,完成教学任务和研究生指导,四年考核都合格,还有一年优秀,怎么合到一起就不合格了呢?教授揣测可能是“学校要求10%不合格”,所以他本人成了唯一不合格的二级教授。

因为校方尚未公布当事教授考核“不合格”的具体原因,所以目前还不能确定教授的揣测是否正确。校方有必要在后续的回应和解释中澄清是否存在“10%不合格”的硬性要求。考核关系教职工的利益和名誉,应该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10%不合格”这种“一刀切”显然是不合适的,它意味着即便所有教职工都努力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也会有人“被不合格”。个别高校绩效考核“一刀切”,动辄对教职工实施“解聘”“末位淘汰”“绩效扣除”等粗暴的惩戒,曾被部分教师吐槽,也引发了舆论关注,但是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和改正。

当事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于2018年9月加盟该校,其学术能力和成就毋庸置疑,对这样的老教授给出“不合格”的考核结论一定要慎重,避免因为考核的不科学不严谨给当事教授的职业生涯抹上暗淡的一笔。如果确系“一刀切”误伤教授,那就应该及时予以纠正,给教授一个安慰。如果教授本人的考核确实“不合格”,也应该及时拿出依据,进行解释,让当事人心知肚明,心服口服。

无论当事教授“不合格”的考核结论是否站得住,一名老教授在得知“不合格”后怒发“罪己诏”,也足以提醒校方重新审视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否还有改进之处。无论规则如何设计,公开、透明才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当事教授加盟该校多年,闻“不合格”而大怒,大概不了解如何考核,何为合格,也只是自认为自己合格或优秀。

教授在朋友圈发“罪己诏”吐槽学校考核,之前闻所未闻。但是教授的“不解”可能不只是一个人的“不解”,很多教职工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不明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必要就此做个公开的答复,不要因事情棘手而摊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沙元森)#六旬教授疑因考核不合格怒发罪己诏#

0 阅读:87
齐鲁壹点

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