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划定边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四部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AI生成内容新规,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明确规定。 其中:第三条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这意味着自媒体创作者如果发布Ai生成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必须带Ai标识,对当前生成合成技术滥用、虚假信息传播扩散加剧等问题。划定了边界。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标识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介绍出台背景。 《标识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以合理成本提高安全性,促进人工智能在文本对话、内容制作、辅助设计等各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同时减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滥用危害,防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风险行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自媒体创作者用Ai生成文章不是个例,有的因此被平台处罚或限流,有些人还得意洋洋的发表文章谈自己受罚的感受,并且这些所谓谈感受的创作内容不少,似乎正形成跟风创作,因为这种本末倒置的创作内容又得到流量,看来有些人就是为了流量而流量。 还有些人利用Ai生成以假乱真的图片和视频,这种创作内容很有隐蔽性,如漂亮的女性人物或直接注明是某地方城市的现代化建筑群等,由于生成的图片和视频非常的逼真,加上画面很漂亮,许多阅读者无法辨别或由于不太熟悉这些城市,往往会得到不少流量,而这些创作者在内容的文字上打擦边球,故意隐瞒是 Ai生成的,这些以假乱真和不劳而获的行为,随着《标识办法》规定的施行将得到有效的制止。
Ai创作划定边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渝鉴很享受的说生活
2025-03-15 11:20: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