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个国家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过去它可不是如今这副“抗争2000年”的模样,而是满心满眼觉得自己是中华文化圈的扛把子。 那时候,它自称“大越”,写下《大越实录》,把暹罗、柬埔寨、占婆这些邻居统统贬成“蛮夷”,动不动就扛着“受中华眷命”的招牌去收拾人家。甚至连占婆人被征服后,越南都美滋滋地管这叫“汉化”,仿佛自己真是孔孟的嫡传弟子。这种自信,放到中南半岛那块地儿上,确实有点“天下第一”的意思。 可这股傲气,到了面对北方时就有点微妙了。尤其清朝那会儿,满人坐了中原的江山,越南嘴上喊着“宗主国”,心里却翻着白眼,觉得这帮“蛮夷”哪配得上中华正统。于是,他们干脆自己称帝,摆明了要跟清廷对着干,争一争“文化正宗”的名号。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既想借中华的光,又不想真心臣服,颇有点“精神分裂”的味道。 不过,历史总爱给人上一课。法国殖民者来了,带着枪炮和西洋的民族观念,硬生生把越南的“中华梦”砸了个稀碎]。从那以后,越南开始重新找自己的定位,民族主义觉醒了,“大越”的荣光被收进故纸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压迫者”的新标签。 到了今天,越南的历史叙事里满是“反抗北方2000年”的豪情,仿佛从古至今,它一直是那个不屈的斗士。可细想想,这背后不也有点“被迫转型”的辛酸吗? 眼下的越南其实更会玩平衡术,一边跟大国眉来眼去,靠着地缘优势在中美博弈里左右逢源,一边在国内继续渲染民族抗争的历史,拉高国民自豪感。 最近几年,它在南海问题上跟周边国家掰手腕,时不时还拿“历史主权”说事儿,这不就是当年“大越”心态的现代版吗?只不过,现在的越南更现实,知道光靠喊口号没用,得有点真本事,经济上开始靠制造业和出口混得风生水起,早已不是那个只会“汉化”别人的穷小子了。 所以说越南挺耐人寻味,它那千年身份的转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它自己的选择。曾经的“中华正统”梦碎了,未必是坏事,反倒逼着它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今天的越南,不再是哪个文化圈的附庸,而是学会了在夹缝里跳舞。 不过,说句实话,它那点小心思,既想傍大腿又想当主角,有时候看着还真有点好笑,像极了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倔强又聪明。
越南这个国家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过去它可不是如今这副“抗争2000年”的模样,而
谦与谦寻
2025-03-19 14:24:51
0
阅读:126
LBJYQ
法国殖民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