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恐高?】科普大作战健闻登顶计划健康知识打卡月当恐高的人站在高处

绍元看健康 2025-03-25 09:28:13

【为什么有的人会恐高?】科普大作战健闻登顶计划健康知识打卡月 当恐高的人站在高处时,内心和大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凝视深渊,世界变得陌生:房屋成了微不足道的火柴盒,行人宛如匆匆的蚂蚁。这时,大脑开始夸大高度感知,甚至平衡系统崩溃,带来内心的惊恐和一连串不适感—— 焦虑、无助、担忧无法预料的灾祸, 心跳急促、头晕目眩、胸闷难受, 肠胃不适、恶心, 冰冷的寒意、手脚颤抖、四肢无力等等。 这种对距离判断的偏差越大,恐高感就越加剧烈。 对高处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需回溯到亿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各种肉食动物的威胁时,大脑中的一个叫做“杏仁核”的结构就开始发挥作用。这个古老的部分不仅负责产生恐惧情绪,更是警示我们危险来临的地方。 当面对危险时,杏仁核会迅速活跃起来。它唤起紧张焦虑的感觉,提示我们注意危险的存在,并促使心脏加速跳动,以支持我们逃跑的反应。 因此,当你站在悬崖边上时,杏仁核便让你感受到了坠落深渊的可怕,从而促使你退后一步。 然而,杏仁核有时会太过敏感,即使在相对安全的玻璃栈道上,它也会警示着你前方的危险,使恐惧感倍增。 更进一步,人类普遍存在一种“死亡焦虑”。站在高处,内心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焦虑情绪不可避免地会涌现。 在这一时刻,你的大脑可能会闪现出各种画面: 尚未实现心愿, 还未找到真爱(或未尽享爱情), 或者,尚未尽到对家庭的责任…… 对于那些感觉生命尚未圆满,有许多事情未竟的人来说,死亡焦虑感会愈发强烈。 直面死亡就像直视骄阳一样令人难受,这也是某些人严重恐高的原因之一。 然而,害怕登高并非等同于“恐高症”。两者本质上有着巨大区别。 害怕登高更多是身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是大脑自我保护系统的信号,是一种合理的恐惧,有助于我们的生存。 相比之下,恐高症则是一种焦虑障碍。患有恐高症的人往往对高处环境怀有过度和不合理的恐惧,伴随着一系列身体上的反应,如脸红、心跳加速、出汗、胸闷气短等。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强迫行为,例如,站在高处时担心自己会不自主地跳下去。 这种恐惧感显然超出了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许多恐高症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是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控制情绪。因此,他们竭力避免接触可能引发恐惧的情境,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不敢上超过3层的楼, 即使上去了,也时刻感到危险; 不敢住高楼, 不敢在高层写字楼上班, 不敢上高层的商场购物; 宁愿绕行10公里, 也不敢经过高高的桥梁; 一旦看到陡峭的楼梯, 心跳就会加速,额头冒汗,脸颊泛红,胸闷气短…… 然而,恐高症是可以治疗的。 克服心魔的最佳途径就是挑战自己的恐惧。 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进行登高锻炼来缓解恐高症,逐渐从能够接受的高度开始,比如上3层楼梯,爬小山,俯视高处等,然后慢慢增加高度,逐渐适应高处环境所带来的刺激。 这种方法被称为“系统脱敏”,是正规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如果需要改善恐高症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他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暴露疗法、催眠疗法等。在必要时,可能需要服用一些抗抑郁药物。 总的来说,恐高症虽然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但并非无法战胜。通过逐步挑战恐高的环境和情境,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许多人最终能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重新获得对高处环境的控制感和自信心。

0 阅读:0
绍元看健康

绍元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