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汉墓•人物俑

坚持走路 2025-03-25 17:37:39
在山东省青州市香山之阴有一座古冢,元代于钦《齐乘》称之为“纪候冢”,相传为春秋时纪国国君之弟纪季之墓。 在考古发掘中清理陪葬坑1处、陶窑和灰坑各1座,获得了大批珍贵的文物。 从墓葬形制分析,该墓为大型“甲”字型墓,具备了高规格墓葬的形制和规模。从陪葬坑出土文物判断,该墓年代应属西汉中、前期,从而彻底否定了史书记载为纪季墓的说法。 另据《宋书·崔道固传》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附近村民一个叫焦恭的人曾经打开过古墓盗取“玉铠”。联系与《宋书》成书差不多同时代的《西京杂记》“汉帝及诸侯王墓,皆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的记录。这里的“玉铠”当是玉衣无疑。 从该墓出土的带有“□□行宫”字样的封泥考察,墓主人应与当时的皇族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陪葬坑底层南部清理出土大量的铜、铁兵器,形体小于正常尺寸,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已锈结,应为兵马仪仗俑所佩带。可能由于当时仓促下葬,没来得及给兵俑、仪仗俑按插。 在底层南部还清理出陶质安车两辆和部分青铜车马器。 青州香山汉墓出土的陶俑大部分保留有非常完好的彩绘,纹饰清晰,表现出马具、马饰以及人物面貌、冠服等的细节。 香山汉墓人物俑在模制后很好的运用了贴塑、套装和彩绘工艺来区分俑的姿势、神态和服饰,克服了模制技术产生的弊端,赋予了每个陶俑独特的个性和生命。 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的人俑数量最多,制作精良,代表着此次出土陶俑的最高艺术水平。依据造型、服饰、冠饰可分为男立俑、女侍俑、骑俑三大类。 经模制、贴塑、修整、烧制后的陶俑,又经画工用多彩的颜料细细的点画、勾勒,一尊尊面貌、神情、服饰各不相同的陶俑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香山出土的人物俑彩绘采用了蓝、紫、红、白、黑、赭石等多种颜色,比其它地区同类出土文物所用颜料更为丰富,工 艺更为娴熟讲究。 从墓葬所处地理位置分析,此地西汉时属菑川国辖境。菑川国为故齐国之地,汉文帝16年(前164年),封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武成侯刘贤为菑川王始封,新莽政权2年(公元前10年)国除,共存在了170余年,都剧(今寿光市纪台),领剧、东安平、楼乡三县。其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潍坊市寿光、昌乐、青州一带,本墓恰恰位于这个地理范围之内。 历史记载,菑川国共有九位刘姓诸侯受封。从墓葬的地理位置、形制、出土文物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香山汉墓应当为某位西汉川国王室成员之墓。 青州博物馆

0 阅读:4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