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生香》之① 大姑是爷爷婆婆生养的第七个孩子,紧挨在父亲的后面。 幼时,因为出天花,时冷时热,奄奄一息,被丢在后门外的墙角角里。只等着咽了最后一口气,随便在田间地头挖个坑,埋了就是。 几天后,婆婆忍不住,去墙角瞅了瞅,眼看着那一坨坨一动不动,究竟是没啥希望了。于是,含泪挥挥手,叫人弄了去。却在人提起土篓的霎时,那一坨坨像小猫似地,弱弱地叫了两声。 就这样,大姑终究有幸,得以留在人世间。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又是贫农,生活窘迫。无奈,在小学里混了两三年,大姑就辍学,随婆婆一起操持家务了。 18岁那年,大姑订了婚,接着准备结婚事宜。婆婆生性柔弱,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争强好胜的四妈咒骂。那次,大姑一个没憋住,顶了两句嘴,结果,生生被四妈抓破了脸蛋儿。 这下可好,婚事儿没法继续,只能往后挪一年了。 婚后,大姑接连生了三个丫头。这搁在上个世纪70年代,特别是重男轻女的农村里,是很普遍的现象。生到第四个,终于是个大胖小子,大姑那略带菜色的脸上,才算有了笑意。 那个时候,大姑父是接了班的,在乡镇供销社任职,跑采购。平时要忙工作,周末才抽空回家一趟。于是,一大家子人,十多亩田地的耕种任务,实打实都落在大姑的肩头。 记得当年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带上弟弟,或跟堂兄弟姐姐妹们一起,去大姑家里耍几天。 寒假里,我们跟表姐妹们一起,去村里那棵大槐树下面荡秋千。那粗粗的棕绳,那宽宽的木板,那欢声笑语,以及那高高飞扬的感觉,直叫人留连忘返啊! 暑假里,等太阳落山了,我们都带上空瓶子,或塑料或玻璃的,的跟大姑一起,去田边地头捉蚂蚱。你一定得问了:好端端的,捉蚂蚱干嘛呢? 确实,刚开始俺也觉得纳闷。结果,捉完了蚂蚱,回到大姑家里,一看,原来,是用来喂小鸡的哈哈!大姑也太聪明了吧!既灭了害虫,又有了饲料,可不一举两得嘛! 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次,是跟大姑一起,赶去粮站交公粮。那次,有我,弟弟,还有两个堂兄弟,再加上表姊妹们四个,连大姑一起九个人。一路上浩浩荡荡,推的推,拉的拉,直惹得路人侧目呢! 等到了乡粮站,终于排到跟前。那验粮的叔叔都一时愣住了,问大姑:“咦?这些娃娃都是你们家的?天啦!生这么多可咋养得活啊!”一时,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前俯后仰的。 因为生养的太多,因为农活太繁忙,三个表姐妹们,都随便上了几年学,连小学都没混毕业,就辍学回家,跟大姑一起务农了。 原指望,幺儿子能上进,能多读点书。可这小子,打小看着挺机灵,却是个混混。常常趁着大人忙,没管束,背着书包旷着课,跟那些更小点的娃娃们,一起耍泥巴…… (原创文字,故事情节) 我的生活日记
《梅兰生香》之<大姑>① 大姑是爷爷婆婆生养的第七个孩子,紧挨在父亲的后面。
寻绿随心生活
2025-03-26 16:32:3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