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SPN 专家 Tim Bontemps 与 Kevin Pelton 联合撰写了一篇引人深思的长文——《NBA 能够消弭摆烂之风吗?为什么它在这个赛季变得如此盛行》。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详细剖析了爵士对阵猛龙这场堪称教科书式的“摆烂大战”。3 月 14 日,当犹他爵士队在自己的主场迎来多伦多猛龙队的挑战时,从表面上看,这本应是他们终结此前七连败颓势的绝佳契机。要知道,对手是一支胜率不足五成的球队,这在实力对比上本就给了爵士队一定的优势。而且,球队的核心得分手劳里-马尔卡宁在因伤缺席了六场比赛之后,终于回归并首发出战,这无疑为球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现场满怀期待的球迷们所目睹的,却是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新秀表演赛。在比赛的第四节,荒诞的剧情更是达到了高潮。关键时刻,场上居然同时出现了五名新秀球员,唯一一位场均得分能够上双的球员,是爵士队的二年级生布莱斯-森萨博。而备受瞩目的劳里-马尔卡宁,整个下半场都坐在场边作壁上观,未能为球队贡献力量。猛龙队这边,主力球员斯科蒂-巴恩斯与 RJ-巴雷特、伊曼纽尔-奎克利,仅仅在末节象征性地出战 2 分钟就被换下。最终,猛龙队如愿以偿地取得了胜利,让爵士队无奈吞下了八连败的苦果,同时也让爵士队距离锁定联盟倒数前三(获得状元签最高概率 14%)又迈进了一步。 在本赛季,由于天才新秀库珀-弗拉格的存在(这位被球探誉为十年一遇的建队基石),摆烂竞赛呈现出了全新的特征。比如,“伤病掩护”策略被多支球队运用得淋漓尽致。像 76 人、马刺、鹈鹕等队伍,借着主力球员的伤病,顺理成章地退出了激烈的竞争。还有“技术性轮休”,以爵士队为例,他们让马尔卡宁专门挑选强队复出,而面对弱旅时则选择高挂免战牌。此外,“关键时段雪藏主力”的现象也愈发常见。猛龙队在全明星赛后,让替补球员在 83%的关键时刻(最后 5 分钟分差 5 分内)登场作战。 面对如此猖獗的摆烂之风,联盟并非毫无作为。在 2023-24 赛季,NBA 推出了球员参与政策,试图对这种不良风气加以遏制。然而,爵士队因违规轮休被开出 10 万美元罚单后,很快便找到了应对之策。爵士主帅威尔·哈迪辩解称:“我们的年轻球员打得充满激情。”这种苍白的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而联盟高管也坦言:“我们无权干涉教练的轮换决策。”这无疑暴露出了联盟监管机制的困境和无奈。 随着弗拉格参选日的临近,多位球队高管发出预警:“未来几周可能见证 NBA 史上最疯狂的摆烂潮。”这场关于天赋与道德的博弈,正在不断挑战着职业体育的竞争底线。就拿爵士对阵猛龙的这场比赛来说,其中的荒诞场景完美地诠释了当代 NBA 的摆烂艺术——通过看似科学合理的轮换安排,实现战略性的失败,既成功规避了联盟的处罚,又最大限度地确保能够获得高顺位签。当比赛逐渐沦为一场纯粹的数学概率游戏时,真正的输家或许正是那些满怀热情买票进场的球迷。他们本是为了欣赏精彩激烈的比赛,却只能在赛场上看到球队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表演,这无疑是对球迷热情的极大伤害,也让 NBA 这项体育赛事的魅力大打折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NBA 一直以来都强调竞技精神和公平竞争,如今的摆烂之风无疑是对这一传统的背离。从社会角度出发,这种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让人们对职业体育的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在文化层面上,摆烂行为破坏了篮球文化所倡导的拼搏、进取和团队合作精神。
NBA摆烂正在挑战职业体育的底线,输家只有买票的球迷
彩毛星星
2025-03-26 22:35:00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