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后,最近的焦虑都被这段话治愈了: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的完美的,慢慢

令志的生活 2025-03-27 06:45:09

丧偶后,最近的焦虑都被这段话治愈了: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的完美的,慢慢接受自己的愚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遗憾拼命绽放,这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唯一办法。 ……………………………… 这段话像一束晨光,穿透了我尘封已久的心窗。它让我第一次真正看清:原来生命不是一场考试,而我却活成了最严苛的监考官。 曾经的我,活得像个人生绩效表: 读书时要当学霸 工作时要当卷王 嫁人要嫁"潜力股" 育儿要育"别人家的孩子" 我把婚姻当成改造工程,把生活过成KPI考核,直到命运给我当头棒喝—— 最终那些曾经追求的完美瞬间化为泡影,我精心搭建的世界震得粉碎。 我焦虑、自责,甚至愤怒:为什么我没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 现在我总算明白了: 允许自己有时候做得不好,这才是真的成长; 接受生活有不完美的地方,反而能看到更真实、更完整的生活; 那些被我们当成“失败”的事,其实是生活在提醒我们换个方向试试。 面对丧偶之痛,我开始学会:允许自己“不够好”——允许在超市看到他爱吃的零食时突然流泪, 允许在朋友安慰时沉默不语,甚至允许某些日子彻底崩溃。我不再勉强自己“积极面对”,而是承认:是的,我现在很痛,但这并不可耻。 我不再扮演无坚不摧的超人。因为我懂得,即便是超人,也需要疗伤的时光。 我开始始真正接纳自己,允许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做自己。 允许自己在悲伤里笨拙地摸索,允许回忆突然袭来时溃不成军,允许某些日子只想蜷缩在旧衣物的气息里。 这种"允许",不是认输,不是妥协,而是一种释然,一种重生。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只要我们一直向前走,天总会亮” 所以,不必苛责自己不够坚强,不必比较谁更悲伤。和解,不是遗忘,而是学会让痛苦与希望共存。 当你允许自己悲伤,当你坦然接受心碎的事实,反而能发现,那些裂痕,最终成了光进来的地方

0 阅读:4
令志的生活

令志的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