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国民党上将卫立煌和家人在香港街头闲逛,听见有人说:“这不是卫立

1950年的一天,国民党上将卫立煌和家人在香港街头闲逛,听见有人说:“这不是卫立煌吗?”卫立煌忙对家人说:“不要回头,一回头反而被人家认清了。”   卫立煌当时的处境非常难堪,因为他是逃回香港的。   不过,和大多数国民党战犯不一样的是,卫立煌并不是因为打不过解放军而跟着国军安排撤退。   而是在南京被关了禁闭,他还是趁着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权力斗争之间的空隙侥幸逃出来的。   1948年初,避战不回国的卫立煌还是被蒋介石拉向了东北战场,所以在回国之前,卫立煌就特意修书一封给党中央。   信中内容大意是希望中共尽快结束内战,倘若他因为战争最终被调回国,他也希望能在战场上与中共合作。   而卫立煌和中共的友谊,早在抗战期间就已经结下了。   卫立煌在主政河南时,一边与中共高层结下深厚友谊,一边不遗余力的与八路军合作共同抗日。   彼时蒋介石消极抗战,并处心积虑的对付八路军,然而在蒋介石的所有高级将领里,只有卫立煌坚决不执行这项指令,甚至因为这一点卫立煌还被特务们告发“通共”罪名。   好在日本人此时正在侵略位于我国后方的滇缅公路,妄图切断这一条重要的后方补给线。   卫立煌由于能力在线,于是停止彻查,被国民党推向了前面,给了他领导部分中国远征军的权力,让他入缅参与跟敌军的作战。   在那段日子里,虽然当地环境恶劣,气候多变,远征军自身给养也是个大问题,但卫立煌还是坚持作战,有力的配合了中国大陆战场上的对日反攻。   远征结束后,卫立煌的声望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抗战结束后,卫立煌敏锐的察觉到了蒋介石集团想要发动内战,而他本人则偏向于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多年与蒋介石共事,他也非常了解蒋介石的脾气。   为了不触霉头,卫立煌特意申请带着家人去国外学习,学习期满后见国内战争还未结束,就又延长了回国时间。   但是,蒋介石还是把卫立煌请到了东北战场,毕竟卫立煌是有一定威望的,蒋介石以为,让卫立煌在东北镇着,加上自己在军事上多用点心,东北形势肯定变好。   但蒋介石不知道的是,卫立煌已经决定消极避战、对面的中共将领林彪等人也决心发动一场辽沈战役、而他自己军事方面也纯纯白痴一个。   辽沈战役过后,卫立煌坚决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打算看着其他国军将领的军队被围歼,而因为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蒋介石手中,他最终还是在最后一刻乘上了返回北平的飞机。   期间卫立煌也曾想过带着家人逃跑,但是特务们还是把卫立煌一行人拦截,卫立煌不得不被押送南京,蒋介石见到卫立煌后对其破口大骂,然后就关了卫立煌很长时间的禁闭。   好在没过多久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暂时担任临时大总统,李宗仁由于派系斗争肯定会宽容对待卫立煌,卫立煌就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家人跑到了香港。   在香港,卫立煌闭门不出,不少特务前来打探卫立煌的住处,最危险时卫立煌的一个朋友还惨死于特务枪下。   而蒋介石也跟卫立煌玩手段,不断派人前来引诱卫立煌去台湾,可卫立煌知道一旦去了台湾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好在毛主席很宽容,他知道卫立煌抗战有功,而且是对待八路军最友善的国军高级将领,在回复卫立煌的信件时强调他完全可以放心回国,国家会按照抗战英雄的规格和待遇来对待他。   周恩来总理也适时强调,当初把卫立煌写在战犯名单,也是因为卫立煌当时被软禁,罪名还是“通共”,中共方面也只能写卫立煌是战犯,这样才能保证卫立煌在关押期间的安全。   两位领导人的来信让卫立煌很是感动。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卫立煌于1955年返回大陆 ,成为了建国后第一位返回大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0 阅读:64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