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宁愿自降生活标准,都得死撑乌克兰?原因很简单:怕了,这是他们刻在基因里的集体记忆。
只要翻开历史书就能够发现,二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一直都将乌克兰视作两边“缓冲带”的存在。
如今这道屏障出现裂痕,欧洲能不慌吗,曾经挨过的打,吃过的苦依旧历历在目。
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时,80年前的苏台德危机再一次直冲欧洲人脑海。
历史的教训让欧洲不得不做出选择,对于他们来说克里米亚是第一个,那乌克兰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会是谁?
他们相信普京的胃口,也同样相信美国的“煽风点火”,早在冲突之前美国就一直在宣扬这个消息:俄罗斯迟早要揍你们。
通过点燃起俄乌冲突,欧洲人对这一说法更加深信不疑。
另外还有部分欧洲国家,和大鹅是有“世仇”的(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无论基于后果如何,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希望仇人被打得满地找牙。
除了自身安全之外,还有一点是欧洲不得不考虑的,乌克兰每年出口粮食有2500万吨,欧盟的粮食安全几乎全靠他。
更关键的是那条横跨东欧的能源动脉:当北溪二号管道被冻结,欧盟突然意识到,乌克兰输气管道不仅是能源通道,更是地缘政治的保险阀。
不过换位思考,俄罗斯现在的想法实际和欧洲这些国家差不多,北约东扩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一旦乌克兰也被“收买”走,那火就会烧到莫斯科。
这场出于各自利益的对抗中,最后只有夹在中间的乌克兰被当成“球”一样被来回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