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8月,日本长崎港上,北洋水师"济远号"的三名水手一次普通的登岸休整,竟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3-28 19:47:50

1886年8月,日本长崎港上,北洋水师"济远号"的三名水手一次普通的登岸休整,竟演变成了流血冲突,三名水手被日本警察杀害,这起事件被命名为“长崎事件”。     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站在甲板上,看着三具覆盖着大清龙旗的遗体缓缓沉入大海。身后的水兵们拳头攥得发白,士兵们红着眼睛请求出战! 对于这种非战斗减员,方伯谦也非常难过,但两国毕竟还不是战时,方伯谦只好不顾北洋士兵的反对,将船开回了刘公岛,请示提督丁汝昌。而一级一级上报,很快就报给了已经亲政的光绪皇帝这里。户部尚书翁同和表示要弹劾军机处全班,面对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议不出一个结果,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堂堂天朝面对日本欺凌难道就无动于衷吗?    而军机处孙毓汶提到当年太后交待,遇到难处可请示醇亲王。而军机处主事礼亲王和孙毓汶都是一样的态度,认为应该让醇亲王出主意。这下光绪皇帝气坏了,直接放出狠话。在这种情况下,礼亲王和孙毓汶才给出一个最终的建议,那便是问问李鸿章的意见。因为李鸿章才是北洋主事啊,北洋的人被日本欺负他,他总得有个态度。于是光绪让李鸿章星夜来京;   而没等大清决议,日本就率先对长崎事件展开讨论,他们认为这是对大清发动战争的好时机,可日本海军少将伊东佑亨认为不宜发动战争。于是最后商议的结果只能是等他们的天皇决定;就在李鸿章准备连夜进京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带着全体管带请求出战,为死难者报仇,而这是李鸿章没有想到的。   因为在李鸿章看来,只不过死了三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已,而且他们是不守规矩才下了船,难道非要两国开战吗?而李鸿章的主意已定,此次进京也是劝光绪皇帝不要开战,这使得错过了将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里的机会。

0 阅读:48
菲菲评历史啊

菲菲评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