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尼日尔竟敢对中国亮刀子?短短几天,这个曾被东大视为患难兄弟的国家,突然撕破脸皮,驱逐中石油高管,冻结炼油厂,吊销酒店执照。曾经携手十年的铁杆盟友,转身成了捅刀最狠的白眼狼。 "中国援建的炼油厂刚投产,他们就把我们高管给赶出来了!" 中石油员工的这句吐槽,揭开了尼日尔军政府的 "变脸大戏"。 这个曾被西方石油公司嫌弃的撒哈拉穷国,在中国投资百亿建成输油管道后,转身就把枪口对准了恩人。 2015 年的尼日尔堪称 "石油孤儿"。全国原油产量不到 500 万吨,西方公司嫌成本高纷纷撤离。中石油顶着风险接手,投资 35 亿美元建成贯穿撒哈拉的输油管道,帮他们把石油卖到欧洲。 更仗义的是,中国还援建了年处理 200 万吨原油的恩贾梅纳炼油厂,直接解决当地 40% 的就业。 然而好景不长。2023 年政变上台的军政府突然变脸:要求将原油分成从 15% 涨到 50%,还翻出十年前的 "税务旧账" 要追缴 20 亿美元。 最离谱的是,他们以 "中尼员工薪资差距过大" 为由,查封了中石油在首都的办事处,甚至把中国援建的酒店执照都吊销了。 这场 "勒索式翻脸" 直接导致尼日尔经济崩盘。炼油厂停摆后,国内油价暴涨 300%,民众排队抢购煤油的长龙能绕首都三圈。 更讽刺的是,军政府把中国员工赶出办公室后,自己根本不会操作炼油设备,只能眼睁睁看着油田减产 60%。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 "资源民族主义" 在作怪。尼日尔新总统巴祖姆曾在法国留学,满脑子 "资源国有化" 的激进思想。 但他忘了,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尼日尔的石油根本运不出沙漠。就像网友说的:"他们以为石油会自己长腿跑出去,结果发现连管道阀门都不会开。"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向来秉持 "授人以渔"。从蒙内铁路到亚吉铁路,从疟疾防治到农业示范园,这些项目都在帮助当地发展。 反观西方,撤走时留下的只有污染和债务。尼日尔的做法,就像刚学会走路就踢开拐杖,最终只会摔得更惨。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上世纪 70 年代,利比亚卡扎菲没收西方石油公司资产,结果经济倒退三十年。如今尼日尔重蹈覆辙,结局可想而知。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非合作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本国人民的利益。" 你觉得中国应该继续援助这样的国家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中国不向交战国提供武器美国抗议中国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支援
【5评论】【2点赞】
1377110
作者要区分投资建厂与做公益的区别,如何保护海外投资利益是当今的课题,海军加速走向深蓝也是投资保证的定心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