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本质是自卑,“装”的本质是造假 现实中有一种现象:越是职务不高的官员,官威越大,大得好像他是最厉害的角色一样,简直就是不可一世,风头无二。就跟前些年一则新闻里所报道的,一个乡镇级别的领导视察工作时,一个很小的公文包,都是由秘书替其携带一样。 恒大公司出事之后,网上有一则许家印到一家酒店约见马未都先生的视频。许家印在众多下属随从前呼后拥的仪仗之下,器宇轩昂,迈着四方步走进酒店大厅,身后的随行人员随即帮忙脱去许家印身上的风衣,然后拿在自己手里。这个场面让博学多才的马未都先生感到好笑——对,就是好笑。这里的好笑,其实就是马未都先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的嘲笑的神情。结果这个会面,并没有促成两人的某种合作的意向。 一些阶层跨越者,面对曾经的同阶层者,会极尽炫耀其高高在上的凭高视下的优越感,也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比如眯缝着眼看人等等,展示其低阶层可望而不可及的实力或势力。 总之,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确实存在着遮掩不住的傲慢的习性和形态。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越是傲慢,越是自卑。通俗解释,就是傲慢的本质,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或潜意识里的自卑的情结所致。 比如,有人从低阶层跨越到高阶层之后,唯恐见到低阶层时的伙伴,恐怕在某些场合被无意地揭穿其曾经的低阶层身份。这里的怕,实际意义就是自卑的表现。 比如,有些理论推崇“装”的艺术,甚至还升华到文化的层面。说什么会“装”就是本事,就怕“装不好”,甚至说能“装”一辈子就是高手。“装”的意思就是造假——制造假象,掩盖真实。为什么要“装”,要掩盖真实呢,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内心的自卑或空虚。 再比如产品的豪华包装,极尽夸张的广告词,无不是这个“装”字在作怪。因为一个“装”字,使本来不是很高级的产品,变得特别的耀眼,广泛地误导了消费者。而对于生产厂家或商家,则成了理直气壮地赚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并且还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实中还是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的自由空间的许可。 这个“装”的现象习惯了,久而久之,则又导致了自以为是的虚幻的傲慢——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也就是飘起来之后,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飘起来的,你说危险不? 和傲慢相反的,是随和,是自然,是平易近人。 人们也不乏可见到一些官员,在台上讲话表现得十分地威严、庄重,但到了台下,或者私人场合,则又显得特别的家常,好像他不是官而是和你一样的身份,一样的谈笑风生。 网络上有一些表述某地大款的文字很有意思。比如说到了广州、深圳,那里越是有钱人,越是富豪,穿着打扮越是不讲究,大裤衩、人字拖好像是这些人的标配,甚至比普通人还低调。这个说法,实则是一个人的境界的展示。这些人内心的底气,内心的丰盈,则达到了不需要“装”的超脱世俗所推崇的境界了。 实际上,“装”的同时,自己也不会自在,因为时时刻刻都担心着“装”得不像,或者漏了马脚。 著名演员陈道明在拍摄《围城》时,为了把握好方鸿渐这个角色的每一个细节,就上门拜访了《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当和钱先生谈了半天出来之后,马上变得低调和收敛,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在学问面前,我们狗屁都不是。 当时陈道明老师的名气正如日中天,被众多追星族追捧、仰视,免不了则会产生无与伦比的优越感。然而当遇到清静淡泊、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钱钟书先生时,则又不免在内心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才会说出“在学问面前,我们狗屁都不是”的棒喝一般的感叹。 傲慢,其实也分为聪敏的傲慢和愚昧的傲慢两种。聪明的傲慢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临时所作出的装腔作势;而愚昧的傲慢展现出来的则属于不符合情理或者不明事理的没有意义的傲慢。 “装”的范围,可以适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假装威严,假装权威,假装有钱,假装有本事,假装聪明,假装愚笨,假装人脉广,假装深不可测等等,如果当成一种生存技巧,或许不存在善恶;如果当成骗人的把戏,则是对社会、对他人只会有害而无益。
傲慢的本质是自卑,“装”的本质是造假 现实中有一种现象:越是职务不
诗情文化
2025-03-29 10:29: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