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领域的"蛀虫"必须零容忍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吴某案暴露出社会保障领域的腐败风险。这名掌握民生资金审批权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办理362人养老保险参保业务,受贿2575万元,甚至将手伸向死亡抚恤金,其行为之恶劣令人震惊。最终数罪并罚获刑18年的判决,既彰显了司法正义,也为社保领域反腐败敲响警钟。 此案折射出三个深层次问题:其一,重点民生领域的权力寻租空间依然存在。社保业务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但业务办理标准、流程透明度不足,为"暗箱操作"留下可乘之机。其二,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吴某长期违规操作未被及时发现,反映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失灵。其三,公职人员职业伦理严重缺失。从收受巨额贿赂到套取死亡抚恤金,其道德底线全面失守。 该案对完善社会保障治理具有多重警示意义。首先必须构建阳光运行机制,将参保资格审核、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全流程留痕可追溯。其次要强化交叉监督体系,建立社保、财政、审计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防控机制。更要重视基层经办人员的职业伦理建设,将廉洁教育纳入岗位考核体系。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人口已达10.4亿,管理资金规模超20万亿元。越是关乎基本民生的领域,越需要织密制度笼子。此案警示我们,必须用科技手段消除权力寻租空间,以零容忍态度惩治"民生蠹虫",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唯有在制度建设和道德约束上双管齐下,方能筑牢社会保障的安全防线。
社会保障领域的"蛀虫"必须零容忍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吴某案暴露出社会保障领域的腐
可峰吖
2025-03-29 15:01:0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