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1岁的褚时健接任快要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厂长,当时厂里领导层不仅架子大,而且还不把他放在眼里,可褚时健仅用一招,就让他们心服口服。
1997年,对褚时健而言是多事之秋。 一封匿名信,让这位叱咤烟草行业多年的"烟草大王"落马入狱。 在位18年,他把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了行业翘楚,为国家贡献了1400亿的税收,却落得个锒铛入狱的凄凉结局。 时光倒流到1979年,彼时51岁的褚时健接到命令,要他出任玉溪卷烟厂的厂长。玉溪卷烟厂当时已经濒临倒闭,内部管理混乱,领导班子软弱无力。褚时健临危受命,毅然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刚到玉溪卷烟厂报到时,褚时健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厂里那些老资格的领导们个个眼高于顶,对这个新来的厂长不屑一顾。他们背地里嘀咕:"一个外行,能把卷烟厂救活?" 褚时健心里有数,他没有计较那些闲言碎语。接手后,他暗访调研,摸清了卷烟厂的症结所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管理滑坡、产品质量低下……他当机立断,第一招便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狠抓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有人质疑他:"现在都入不敷出了,哪里来的钱买设备?"褚时健却说:"不破不立。咱们不能总是抱着过去的老办法不放,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 改革的阻力不小,褚时健便亲自挂帅,带领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工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玉溪卷烟厂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产品品质大大提升,"玉溪"品牌越来越响亮。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昔日破败的玉溪卷烟厂摇身一变,成为了云南省的纳税大户。1988年,玉溪卷烟厂跃升为全国同行业的翘楚,成为中国卷烟行业的一面旗帜。 18年的玉溪生涯,褚时健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工厂里。尽管他只是一个月薪不到4000的厂长,却为国家贡献了1400亿的税收。他常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尽我所能,多做贡献。" 然而,就在褚时健意气风发,功成名就之际,噩运却悄然降临。1997年,一封匿名信,让这位"烟草大王"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在牢狱中,他一定会无数次问自己:是哪里错了吗?我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又何曾亏欠过谁? 命运弄人,昔日"一招服众"的褚时健,如今正身陷囹圄。但他并没有被困境吓倒,而是在心中燃起了东山再起的希望。他暗自发誓,一定要重新站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再创一番不凡的人生业绩! 2002年,73岁高龄的褚时健,在经历了5年的牢狱之灾后,终于获准保外就医。曾经意气风发的烟草大王,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身患重病。人生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但褚时健并没有就此止步。 保外就医后,褚时健开始思索人生的第二春。他与老伴一起,筹借了1000万元资金,承包了云南哀牢山的2400亩荒地,决心重新开始,种植脐橙。 当年的哀牢山,连路都没有,到处都是茅草丛生的荒山野岭。夫妻二人白手起家,住在简陋的帐篷里,每天起早贪黑,开荒种树。山上缺水,褚时健就带人在山上打井;山路泥泞难行,他就带人修路架桥。 从烟草到脐橙,褚时健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为了学习脐橙种植技术,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有关农业、果树种植的书籍。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当地的老农请教。就这样,凭着昂扬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褚时健夫妇硬是在三年内,把2400亩荒山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橙子林。 事业渐渐走上正轨,但挫折和打击也接踵而至。最严重的一次是2008年的雪灾,哀牢山大雪封山,橙子大面积冻伤,损失惨重。灾后,80岁的褚时健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在雪地里察看受灾情况。他安慰大家说:"雪总会化的,春天总会来的。咱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损失补回来!" 褚时健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了茅台酒厂的传奇人物季克良。他们二人的人生轨迹,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季克良年轻时在茅台酒厂默默无闻,被下放到车间,和工人一起干了20年的体力活。后来他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厂长,却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打造成了享誉世界的国酒品牌。 万科地产的王石,曾经这样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的标志,不看他登到山顶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季克良和褚时健,都曾跌入人生的低谷,但他们都没有认输,而是愈挫愈勇,靠着自己的韧劲和拼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如今,年近九十的褚时健,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褚橙之父"。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哀牢山上的褚橙,已经成为了云南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褚橙年产量达到了10000吨,年利润超过6000万。"褚橙"牌砂糖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并先后10次蝉联中国果品领域的最高奖项——鲜食葡萄"神果奖"。 从"烟草大王"到"褚橙之父",褚时健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老当益壮,越战越勇"。他那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注定要在中国企业家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