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8年,清军屠殺了明朝一位一品大员的家属共47人。这位大员在临终之际发誓

江樵品史 2025-03-29 17:12:00

公元1638年,清军屠殺了明朝一位一品大员的家属共47人。这位大员在临终之际发誓:只要他的后代还有一人存活,就必定会让清朝灭亡。之后,他的预言竟然真的成真了。

1924年的北京,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来到了转折点。孙岳终于迎来了他的时刻。当他率领军队打开紫禁城的大门,当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逼迫下黯然离开,一个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王朝就此终结。然而,这一切似乎早有预兆。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回到276年前的明朝末期。 孙承宗,字元昌,号毅斋,是明末时期的重臣。他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便以才学出众,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一名进士。 天启二年,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官至一品。然而,孙承宗并不是一个甘于坐享富贵的人。他深知大明王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因此,他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山海关抵御后金的入侵。 在山海关的四年中,孙承宗屡建奇功。他带领将士们出谋划策,巧施妙计,成功收复了九座失地,扩展了四百多里的疆土。他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冲锋陷阵,打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即使是敌人,也不得不对这位明朝的名将刮目相看。 孙承宗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崇祯皇帝曾想封他为太傅,这在古代是仅次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高官。 孙承宗却婉言谢绝了这个荣誉。他并非不懂得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明白自己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在他的坚持下,山海关防线和关宁锦防线牢不可破,为大明王朝抵御后金的入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天不遂人愿。崇祯十一年,后金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孙承宗率领全家47口,与将士们一起坚守高阳城。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城墙被攻破,守军寡不敌众,最终城池陷落。面对敌人的逼迫,孙承宗选择了凛然赴死,全家47口也惨遭屠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忠肝义胆的将领留下了一句千古誓言:"只要孙家还有一个后人在,就一定要让清朝灭亡!" 孙承宗的誓言,仿佛一颗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种子,静静等待发芽的那一天。谁能想到,两个多世纪后,他的后人孙岳,竟然成为了实现这个诅咒的关键人物。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回到了1924年的北京城。一切,似乎都有了因果。 总的来说,孙承宗精心打造的山海关防务和关宁锦防线在随后二十余年间,面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强敌的进攻,始终坚不可摧。这道壁垒森严、布防严密的军事防线,不仅有效阻挡了敌军的侵袭,也保障了京师东大门和辽西走廊的战略要冲。在较长时期内,山海关保持着关门宁静,狼烟不举,显示出防线的稳固与高效。 孙承宗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确保了这一防御体系的完善和持久稳定。他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严密的防御措施,使山海关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屏障,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安宁。这段历史不仅彰显了孙承宗的智慧与胆略,也为明清两代的边防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宁锦防线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山海关的防御地位,使其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些防线的稳固,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的军事防御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即便面对强敌的不断进攻,山海关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中原与东北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孙岳是孙承宗的十世孙,也是一位军人。他曾在北洋军阀曹锟的部下担任军官,并因其军事才能而得到赏识。 1924年,北京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政变。北洋军阀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试图推翻当时的北洋政府。而孙岳,则在这场政变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冯玉祥找到孙岳,任命他为京畿警备副司令,负责维护北京城的治安。 孙岳没有辜负冯玉祥的信任。在政变期间,他指挥军队成功控制了整个北京城。在他的命令下,北京城的城门打开,冯玉祥的部队得以顺利进入。更为重要的是,孙岳率领军队进入了紫禁城,将末代皇帝溥仪和其他皇室成员驱逐出宫。自此以后,溥仪再也没能回到紫禁城。 孙岳的行动,可以说是孙承宗誓言实现的最关键一步。自从溥仪离开紫禁城,清朝的统治就彻底成为了历史。 孙岳,这个默默无闻的军人,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先祖的遗愿。他没有大张旗鼓,没有过多言语,但却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回顾孙承宗和他后人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家族对誓言的执着坚守。从孙承宗的慷慨赴死,到孙殿英的复仇行动,再到孙岳的决定性一击,孙家人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清,推翻清朝的功绩,并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家族。它是无数仁人志士,无数革命先烈,以及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孙岳的行为,虽然有其特殊的意义,但更多的是顺应了历史的大势,成为了时代的推手。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王朝的更迭是其中的一个必然。而孙家的故事,则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它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人的誓言,也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就是誓言的力量。

满族满清累计屠杀中国人超过5亿,1644入关屠杀1.5亿,屠三藩5000万,屠白莲屠1亿,屠太平国1.2亿(史书上说7000万,结合人口出生率远超),屠义和团1.3亿。还有小起义多如牛毛,而且满清村民犯事经常屠村。

0 阅读:1368

评论列表

光刻机研究中心

光刻机研究中心

25
2025-03-30 07:22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满清伪朝不得好死!

久富

久富

12
2025-03-30 11:42

听说孙殿英是孙承宗后代,把清朝的祖坟给挖了。

你唔读书去做古惑仔你唔去死

你唔读书去做古惑仔你唔去死

3
2025-03-30 08:47

还真的是[惊恐]

你唔读书去做古惑仔你唔去死 回复 03-30 08:47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