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40年障碍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物理系的

丹亦科普合 2025-03-29 18:41:39

【突破40年障碍 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物理系的 Ariando 教授和 Stephen Lin Er Chow 博士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突破性的新材料——一种无铜超导氧化物,在环境压力下,可在约 40 开尔文 (K) 或约零下 233 摄氏度 (摄氏度) 下实现超导。这一发现进一步提升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1987 年,氧化铜超导性被发现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四十年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又发现了另一种高温超导氧化物,这拓展了人们对氧化铜以外非常规超导性的理解。

现代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并消耗能量。然而,超导体具有一种称为零电阻状态的独特特性,可以消除电阻造成的能量损失。从理论上讲,这使它们成为现代电子应用的理想选择,可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尽管已经发现了数千种超导材料,但绝大多数只能在接近绝对零度(0 K)或约零下 273 摄氏度的极低温度下发挥作用,因此无法广泛使用。

近 40 年前,物理学家约翰内斯·贝德诺茨和卡尔·穆勒发现了一类新型超导材料:氧化铜。这些材料在 30 开尔文以上的温度下表现出超导性,远高于当时任何已知的超导体。

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标志着高温超导研究的开始。即使在今天,氧化铜仍然是唯一已知的在常压下在 30 K(约 −243°C)以上表现出超导性的氧化物材料,无需外部晶格压缩。

在一系列研究中,Ariando 教授和 Chow 博士建立了层状材料层间相互作用与其超导转变温度之间的直接联系。

利用这一见解,他们开发了一个现象学模型,预测了几种潜在的高温超导体,类似于氧化铜,但不含铜。

在这些预测材料中,该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氧化镍化合物 (Sm-Eu-Ca)NiO₂,并证实它在远高于 30 K 的温度下表现出零电阻,这是超导性的明显证据。

该项研究突破于2025年3月20日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上。

0 阅读:171
丹亦科普合

丹亦科普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