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追《棋士》到最新集,这哪是渐入佳境,这分明是高开暴走,尤其是最新几集的较量

沁沁电影迷 2025-03-29 23:52:32

一口气追《棋士》到最新集,这哪是渐入佳境,这分明是高开暴走,尤其是最新几集的较量与布局,草蛇灰线,更是酣畅淋漓的过瘾。

真的要说,华语剧里难得见到《棋士》这种以围棋为隐喻的罪案剧,但《棋士》最精彩的却不止罪案,更是通过王宝强饰演的崔业,如棋子一般游走在黑白的交错与边界,在几度的挣扎中一次又一次窥探深渊,写尽了世事、写尽了宿命感。

是的这才是《棋士》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你以为它是悬疑剧,但它更是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借围棋,借崔业,借他命运分叉口的每一次抉择,道出了在时代棋盘上挣扎的普通人,道出了小人物的迷惑与盲从。可以说《棋士》以精准的时代质感与细腻的叙事节奏,在传统悬疑框架中开辟出独特的现实主义路径,对普通人而言,无论棋子还是棋手,最终都难逃宿命。

当然《棋士》为达成这种现实主义的可信度,没少下功夫,首先是这部剧剧中世纪初南方小城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泛黄的奖状、拥挤的信用社、褪色的少年宫招牌,共同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其次我也很喜欢这部剧的节奏,故事以一起信用社劫案为起点,却没有陷入猎奇的犯罪奇观,而是通过草蛇灰线的伏笔与环环相扣的心理博弈,将镜头对准那些在命运棋盘上艰难落子的小人物。

在我看来,崔业的堕落轨迹犹如一局逐渐失控的残棋。这个曾在围棋赛场光芒万丈的"天才",如今蜷缩在破旧的少年宫教室,奖状蒙尘、奖金充公,连儿子的病情都不敢向哥哥坦白。当然这些看起来生活化的呈现,也为剧情的铺陈提供了合理性。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崔业逃脱以后没有和哥哥说实话?其实归根到底,是他作为棋手的胜负心,更是他始终封闭的活在自己世界里。

因为儿子对伯伯的崇拜,因为哥哥的优秀,因为他从小到他将棋看的无比重要总想着赢。所以他不允许自己再比哥哥低一头。况且崔业虽然执拗但却十分聪明,知道,如果他坦白,结局很可能是自己在儿子心中形象一落千丈,自己在家里更抬不起头,甚至更可能锒铛入狱,最后的孩子抚养权都会被哥哥或者是老婆带走。对一位棋手而言,他无法接受如此潦草而失败的结局。

至于崔业在这条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看上去是巧合,是奇遇,实则在我看却是崔业这个孤僻而失败型人物难以逃脱的宿命。从他在病房外偷听孩子说话,到他用旧玩具替换新礼物时的躲闪,都暴露出一个父亲在尊严与现实之间的撕裂。这种隐秘的控制欲,源自他被兄长光芒掩盖的半生:当哥哥崔伟成为警队英雄时,崔业只能在棋局中寻找存在感。家中整齐摆放的奖杯与反复擦拭的败局棋谱,暗示着他对胜负近乎偏执的执念。

这种性格的封闭性,最终让他在面对劫匪威胁时,选择用围棋的思维来策划逃亡路线,将原本被动的自保变成了主动的犯罪。而归根到底,是他在这个压迫与紧绷的世界里,想寻找一种存在感。而儿子生病的负担,跟信用社抢劫案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他这种内心的狰狞和被人性的挤压,早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棋士》最厉害的,就是在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地方落笔,却恰恰构成了让剧情可信的铺陈,并完完全全地交代了崔业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动态,也让观众对一边遗憾崔业被贪嗔痴念吞噬,又一边替他在涉险跟布局中紧张不已。

但恰恰如此,更成就了《棋士》这几集的高潮迭起,当崔业被命运捉弄越陷越深,当他完全丢掉了顾忌,第五集到第七集的剧情,完全激发出了他的高智商,设局更堪称精妙的心理博弈战。崔业通过与王红羽对弈时的观察,精准把握对方多疑的性格弱点,在交易过程中不动声色地调换六个行李箱的顺序,将警方的追捕路线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精心布局的犯罪背后,是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利用企业家的贪婪与警方的思维定式,将整个城市变成了自己的棋盘。

当他在轮船交易中故意暴露破绽时,实则早已布下更深的陷阱,用自毁式的布局完成了对王红羽的致命一击。这种"执棋人"与"棋子"的身份转换,既是崔业自我救赎的虚妄尝试,也注定了他走向无解、走向毁灭的必然结局。

所以说《棋士》真的难得,以棋子为隐喻,讲述的却是人性的布局与弱点。而归根到底,《棋士》最终呈现的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而是对时代浪潮下个体命运的悲悯凝视。镜头定格在崔业凝视棋盘的瞬间、当镜头一次又一次拉近他对奖杯的凝视,当他在梦魇中陷入了虚无和惊恐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罪犯的末路,更是普通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破碎的尊严。

这才是这部剧用围棋的方圆之道,诠释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在命运的棋盘上,每个人既是执棋人,也是棋子,而真正胜负,不在输赢,而在你有没有迎接落子后所承担的代价与答案。 电视剧棋士 棋士微博追剧团

0 阅读:3
沁沁电影迷

沁沁电影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