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湖南的99个理由之(66):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北门外石鼓山。北宋至道三年(997)衡阳郡人李李士真创建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和湖南的第一胜地。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由处士李宽结庐读书创建雏形。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宋至道三年,李士真拓展院落使其成为正式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再次赐额,石鼓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此后历经多次修缮扩建,虽在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炮火摧毁,但在2006年得以按清代格局重建。 书院主要由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江南园林式布局,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深色大柱,庄重古朴典雅。其中,大观楼是中心建筑,始建于明代万历末年,楼下讲学,楼上藏书。合江亭位于石鼓山左侧,始建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为纪念韩愈的《合江亭序》而建。 石鼓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由私人创建的书院之一,苏轼、周敦颐、朱熹等众多名人在此执教,培养出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等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它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是湖湘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此外,杜甫、韩愈、柳宗元等文人墨客接踵至此,留下大量诗词歌赋和碑刻题记,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内容。 门票:20元
爱上湖南的99个理由之(66):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北门外石鼓山。北宋至
汤姆游祖国
2025-03-30 08:34: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