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全球首张eVTOL载人OC落地!
合肥合翼航空: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是安徽省首家专注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的公司,运营的EH216-S此前已获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标准适航证(AC),并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
亿航智能:全球eVTOL领军企业,其EH216-S为全球首款获“三证”的载人eVTOL,设计航程30公里,续航25分钟,支持垂直起降,适用于载人交通、旅游观光等场景。
中国民航局历时9个月完成OC审定,强化新型航空器运营标准制定,为商业化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撑。
行业里程碑:
OC是eVTOL商业化运营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开启“载人时代”。
全球首张OC落地,展现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
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
国家政策支持
顶层设计定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交通运输部明确将低空运输标准布局纳入年度任务。
产业目标:工信部等四部门计划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地方政策与立法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立法,规划240个以上起降场、120条低空航线,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超500亿元。
广州:提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到2026年规模超3000亿元,并计划推出首个飞行汽车。
合肥:规划5.2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布局“4+9+N”起降点,推动eVTOL试点运营。
技术创新:智能化与场景融合
核心技术突破
大数据与AI应用:实现飞行计划优化、设备故障预测,如“数智低空大脑”提升运营效率。
探测感知技术:量子雷达、激光雷达等提升飞行器环境感知能力,保障飞行安全。
新型飞行器发展
eVTOL性能提升:亿航EH216-S航程30公里,续航25分钟,支持垂直起降;多家企业研发新型机型,时速、载荷等性能不断提高。
无人机迭代: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深圳企业占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市场份额。
万亿赛道加速扩容
国内市场规模
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细分领域:
eVTOL产业:2023年规模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26年增至95亿元。
无人机:2024年保有量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深圳企业占全球消费级市场70%。
政策驱动: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地政府规划产业园和基建项目。
全球市场规模
核心产业:2023年达2.08万亿元,预计2029年达4万亿人民币,2024-2029年CAGR为11.51%。
区域分布:北美主导(40%),亚太其次(32%,中国为关键增长极),欧洲占18%。
相关概念股梳理:
纵横股份
工业无人机龙头,产品覆盖测绘、安防、应急救援等领域,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国内领先。
星网宇达
专注卫星通信、导航等无人系统核心部件,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与低空经济发展深度绑定。
光启技术
超材料技术全球领军企业,其隐身技术可应用于低空飞行器雷达隐身,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飞行汽车叶轮。
宗申动力
子公司宗申航发专注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为无人机、通航飞机提供动力装备,技术适配低空经济多场景应用。
万丰奥威
收购万丰飞机工业后,切入通用飞机制造领域,旗下钻石飞机为全球固定翼通用飞机制造前三强,布局eVTOL及纯电动飞机项目。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低空经济”的十倍独角兽,逻辑很硬!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菲菲挖题材,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为亿航智能的eVTOL产品提供动力电机及控制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eVTOL产品动力系统。
2、还以自有资金1260万美元参与亿航智能母公司EHangHoldingsLimited的定向增发,深化长期战略协同。
3、合资公司设立,负责亿航智能eVTOL总装前各工序零部件生产、工艺优化及技术改造。
4、目前公司股价整体处于底部位置,而它还没启动,如今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右侧量能显著放出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强势归来,即将启动主升浪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