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人小厂发展成为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上市公司 1999年无锡老厂房里,三张办公桌拼成流水线。王燕清带着两个徒弟,用二手设备改出第一台电容器测试仪,敲开西门子订单时工装裤上还沾着机油。 23年后,这家小作坊变成全球新能源装备霸主。2.3万名员工撑起千亿市值,全球每三块锂电池就有一块经先导设备生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线也刻着"先导智造"的钢印。 中美制造业卡脖子战最激烈时,王燕清带着团队啃下光伏切片机技术。现在国产设备精度达0.1微米,比德国设备便宜40%,硬生生把进口设备份额从80%压到30%。 当年穿工装裤的工程师,如今掌舵中国智造标杆。他办公室至今摆着创业初期的设备模型,底座的螺丝钉都是当年亲手拧的。 中国制造升级路上,有人追风口一夜暴富,有人像王燕清这样25年磨一剑。当美国制裁清单越来越长,德国机械巨头开始研究先导专利时,我们突然看懂——每个螺丝钉里都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样的逆袭故事,你身边有吗?
“太过分了!”江苏无锡,一商场内发生了一件让人看了特别生气,特别不舒服的事情!网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