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袁世凯的贴身侍卫陶树德回忆:袁世凯每天5点左右起床后,先喝鸡汤、牛肉汤开胃;7

据袁世凯的贴身侍卫陶树德回忆:袁世凯每天5点左右起床后,先喝鸡汤、牛肉汤开胃;7点左右吃一大碗由几只小母鸡炖出的鸡丝面和两个肉包,有的时候,一顿就吃十几个鸡蛋;之后每隔一小时就要喝人参茶,吃一碗鹿茸。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实现了自己皇帝的梦想,但在众多非议中意外辞世。传闻在登基前,他并无重病,然而仅仅83天后即猝然离世。对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他是因民众的怒骂而气死的,有的则认为他死于疾病,还有更离奇的说法是,他因为不能成为真正的龙天子,故短命终结。 在科学社会的今天,首先应摒弃迷信的说法。无论是怒死还是病死,都与袁世凯原本就存在的健康问题有关。从保存的照片来看,袁世凯身材矮胖,显然属于亚健康状态。这与他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他嗜好肉食,几乎每日必需食用一只蒸鸭。据称,他每日清晨五点起床,先是饮用牛肉汁与鸡汁等滋补品,七点则进食四个包子配上一碗鸡丝面,如此丰盛的早餐,常人难以消化。而袁世凯认为还需进补,十点又会补充一碗鹿茸,一小时后再饮一杯人参。 午餐时,袁世凯的饮食主要由油腻的肉类组成,比如红烧肉、炒肉和鲤鱼等,餐桌上几乎不见蔬菜和粗粮的踪影。他对于被认为有益健康的食物几乎不碰。餐后不久,他又会享用下午茶,通常包括西式的甜点和茶饮。他的餐桌上还常备各类传统补品,如活络丹、海狗肾等。据袁世凯的管家陶树德回忆,袁世凯除了三餐外,每天还要补充七八次,总计约十顿饭。 袁世凯深信传统中医的补养理念,认为多吃、吃好就能强身健体。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会支持如此过量的饮食习惯。过度的饮食已为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如果袁世凯生活在现代社会,凭借他的饮食习惯,很可能成为一名颇有人气的美食博主,因为普通人难以与他的食量相比。 袁世凯曾听信一种说法,认为饮用人乳能强身健体和增强阳气。他生活奢靡,家中有一妻九妾,共育有32名子女。 1912年,当袁世凯就职为大总统时,《泰晤士报》报道他步履蹒跚、体态肥胖、面带疾病之态。大约在这个时期,袁世凯迎娶了九姨太,原为家中仆女,因其美貌被纳为妾室。当时的九姨太仅十几岁,而袁世凯已是五十余岁的患病老人,二人并肩站立,更像是祖孙而非夫妻。 即便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袁世凯依旧不改风流本色,1917年,即他去世后不久,他最小的儿子袁克有出生。他生活方式的放纵,加之不爱运动,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与众多妻妾共处,如此生活习惯无疑为他的病症埋下了伏笔。从袁世凯的生活模式看,其健康问题的出现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袁世凯在儿子袁克定的强烈鼓励下,自信满满地决定称帝。他未料到的是,不仅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连国际列强也未支持他的帝王梦。他的许多前下属也未站在他这边,几乎所有人都公开谴责他的行为。这种强大的外部压力使得本已患有基础疾病的袁世凯感到极大的焦虑,这无疑加剧了他的病情。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袁世凯最终死于尿毒症。有说法指出,若非他两个儿子在治疗方式上的争执,袁世凯或许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并延续生命。在治疗问题上,袁克定主张采用西医方法并进行手术,而袁克文则坚持中医治疗认为手术会损害体质,两兄弟的分歧最终导致错过了救治袁世凯的最佳时机。袁世凯试图恢复君主制,这一行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背弃了人民的意愿。即便未因尿毒症去世,他也可能因民众的强烈不满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0 阅读:85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