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汉惠帝突然驾崩。整个朝堂哀嚎痛哭,左丞相陈平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大人,您再哭就性命不保了!” 陈平转头一看,这人竟然是西汉第一谋士——张良的儿子张辟疆。 张辟疆继承了父亲的智商,因此从小聪慧过人。能出此言,想必他心中早有谋策。陈平不敢怠慢了张辟疆,因此谨慎地问道。贤侄何出此言? 于是张辟疆偷偷指了指身后不远处的吕后说道,陈叔,您看吕后现在是什么状态?陈平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吕后虽然满脸伤心,却未掉半滴眼泪,这显然不正常。 于是张辟疆接着说道,太后唯一的儿子去世了,可她却没有掉眼泪,这正常吗? 陈平仔细思量了一下他的话,不禁感到后背一阵发凉,于是连忙追问道,那贤侄有何高见呢? 于是张辟疆紧接着说道,现在皇帝早亡,宫中上下乱做一团,没有合适的儿子继位。太后如今必然担心你们这帮老臣会趁机作乱,肯定正在想法子对付你们呢?哪里还有时间在这儿哭嚎。 陈平被他的话惊得一愣,仔细考虑了许久,觉得他说的话十分有道理。毕竟吕后可不是常人,当时她为了对付戚夫人,竟然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做成了人彘。真可谓是最毒妇人心呀!如今不可不防着她会对自己下手。 吕后的手段可高明着呢,自己可不一定是她的对手,于是他不耻下问道,贤侄,您有什么良策呢? 张辟疆土说,要想保全自身,其实也很简单,你想,吕后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失去了皇帝,你们这帮老臣会趁机作乱。但如果是她自己的家族掌握了大权,她还会有这样的担忧吗?显然不会。‘ 因此,只要你请求把吕台,吕产,吕禄晋升为上将,到时候等她的家族掌权后,太后自然可以安心,你们这帮老臣只要显露出自己无意争夺权势的决心,吕后自然不会对你们下手,你们就可以幸免于难了。 陈平也是个聪明人,他一点就通,事不宜迟,现在就该行动起来。于是他找到吕后,恭敬的对她说道,如今皇帝驾崩,朝中大乱,臣等见如此架势,心中也十分难受,还望太后节哀。 可为了顾全大局,臣还是建议太后晋升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掌握大权,以此保卫京师安全,也防止有奸臣趁机作乱。 吕后一听这话,心中自然大喜,可她却不行于色,尽量控制了自己喜悦的情绪。表面上还说到,陈丞相所言即是,这倒是个好主意,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这话刚说完,吕后瞬间放声大哭,泪如雨下。于是,参照了陈平的建议后,吕后将自家子弟封作大将,而陈平也因此获得了晋升,得到了吕后的重用,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安危而担忧。 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辟疆土的功劳。那为何陈平能够如此耐心的倾听这个小小少年的建议呢?原因很简单,张辟疆的父亲是有名的西汉谋士——张良。 虽然张良早已退居朝野,但并不代表他不顾一切,相反,他一直在暗中留意着朝堂上的风吹草动。 当时,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但在张良的建议下,最终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想法。因此陈平才会如此重视张辟疆土所说的话。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张辟疆的话其实也反映了张良的意思。陈平之所以会采纳他的建议,一方面是担心吕后会对自己下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信张良自有对策。 为了保全自己的安危,陈平毅然决然地采纳了张辟疆的建议。毕竟,虽然他的权势很大,却也不及当时掌管实权的吕后。更何况吕后的手段之狠辣,人尽皆知。他当然不愿与吕后作对。 如今,接受了张辟疆的建议后,他不仅保全了自己的安危,还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晋升,掌握了一定实权。
为什么史书几乎没有杜如晦、房玄龄劝谏唐太宗的记载,每次都是魏征巴拉巴拉?很简单呀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