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充分利用本地石油、煤炭资源优势,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减油增化增特”“煤头化尾”转型升级,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链环节往前走一步、向下延一层,逐步打通产业链环节之间的断点,有效带动产业整体平稳健康、持续向好发展。未来,甘肃省将继续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抓手,着力完善煤化工、氟化工、乙烯、丙烯、碳四、芳烃及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链条。
一、甘肃省石化化工现状分析
(一)产业基础雄厚
甘肃省拥有长庆、玉门两大油田,石油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占比12.7%;全省共查明煤炭资源量385.84亿吨,排名全国第六,庆阳煤炭资源预测储量2360亿吨。目前,全省原油年加工能力达1670万吨,煤炭产能达到1.17亿吨。2024年,甘肃省原油产量1253.6万吨,同比增长7.3%,产量全国排名第七。2023年甘肃煤炭开采量为5990万吨,同比增长11.9个百分点。
(二)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当前,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链有兰州石化、庆阳石化、银光化学、中天新材料等11家“链主”企业。其中,兰州石化作为重点链主企业,其炼油能力在我国千万吨级炼油一体化企业中排名16位,丁腈橡胶产能达10万吨/年,位列国内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炼油催化剂产能达11万吨/年,居全国第二、世界第五;银光化学异氰酸酯军民两用光化特种新材料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天新材料电子级超纯氟化锂产能9000吨/年,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新基础材料生产基地。
(三)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甘肃省积极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2023年以来,全省复核化工园区14个,新认定化工园区4个,为石化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积蓄了强大势能。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73%,全年18个化工园区产值超过1600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82%,提前实现了国家“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的目标要求。
二、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布局
(一)产业布局
依托资源、空间和产业基础优势,甘肃省重点构建“一中心两翼"的石化化工产业格局。即:以兰州为“中心”酒泉、庆阳为“两翼”的石化化工产业基地。
(二)重点园区
甘肃省重点石化化工园区18个,主要分布在酒泉、张掖、白银等城市。
三、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链
(一)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链
甘肃石化化工产业链主要包括煤化工产业、乙烯产业、丙烯产业、碳四产业、芳烃产业,精细化工产业。
(二)甘肃省煤化工产业链
甘肃省煤化工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原煤、煤焦化、煤焦油、煤气化、合成气,重点招商环节为石灰氦、单腈胺/双氰胺、盐酸胍、硝酸胍、醋酸乙烯、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聚乙烯醇(PV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对苯二甲酸、沥青、酚、工业萘、烯烃(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二烯、聚酯、α-烯烃、聚α-烯烃/聚烯烃弹性体、重质液体蜡。
(三)甘肃省氟化工产业链
甘肃省氟化工产业链优势环节为电石、煤炭、甲醇、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萤石、氢氟酸(氟化氢),重点招商环节为氟橡胶、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PFA、四代制冷剂、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含氟电子特气。
(四)甘肃省乙烯产业链
甘肃省乙烯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原油、石脑油、乙烯、聚乙烯,重点招商环节为碳酸乙烯酯、乙二醇、聚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隔膜/管材/板材、工程塑料、聚氯乙烯树脂、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P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隔膜/管材/板材、工程塑料、氯纶纤维、维纶纤维、薄膜、EVA乳液、光伏膜、汽车配件、聚苯乙烯塑料。
(五)甘肃省丙烯产业链
甘肃省丙烯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原油、石脑油、丙烯、丁腈橡胶,重点招商环节为丙烯腈、聚丙烯腈、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脂、聚醚多元醇、丙烯酸、聚丙烯酸、丙烯酸酯、碳纤维、聚碳酸酯、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合成革、超吸水性树脂、涂料、粘合剂。
(六)甘肃省碳四产业链
甘肃省碳四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原油、石脑油、丁苯橡胶、丁腈橡胶,重点招商环节为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丁二烯、己二腈、己二胺、己二酸、尼龙66、锦纶纤维、顺丁橡胶、顺酐、1,4-丁二醇、聚酯、工程塑料、氨纶纤维、特种橡胶。
(七)甘肃省芳烃产业链
甘肃省芳烃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原油、石脑油、苯、甲苯、二甲苯、丁苯橡胶,重点招商环节为己内酰胺、尼龙6、腈纶纤维、聚苯乙烯塑料、聚氨酯、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PET)、合成纤维。
(八)甘肃省精细化工产业链
甘肃省精细化工产业链优势环节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重点招商环节为水处理药剂、化学试剂、助剂、表面活性剂、造纸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饲料、食品添加剂、成品药、农药制剂。
四、甘肃省石化化工产业链重点企业介绍
甘肃石化化工产业链重点企业主要包括兰州石化、华亭煤业、甘肃巨化新材料。
五、甘肃石化化工产业发展方向
(一)煤化工产业链产业链发展方向
依托陇东煤炭资源,立足现有煤化工产业基础优势,聚焦产业链延伸,打通“粗苯一对二甲苯一生物可降解塑料”“煤焦油一工业萘、洗油、蔥油”等相关环节链条,构建电石一乙炔一特种树脂、含氟树脂、可降解塑料及电石-石灰氮-单氰胺/双氰胺-盐酸胍、硝酸胍等有机胍-医药、农药产业链;以烯烃聚合物产业链为招引核心,积极引进甲醇制烯烃项目,延伸“乙烯一环氧乙烷/聚乙烯”“丙烯一丙烯腈/丙烯酸”等产业链,拓展煤-α-烯烃、煤一油蜡、乙二醇一聚酯等产业链,重点打造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集群。
(二)氟化工产业链产业链发展方向
依托甘肃省及周边地区萤石、电石资源,围绕巨化新材料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有序扩大氟化氢(氢氟酸)供给规模,积极引入电子级氟化物、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电子级氢氟酸、氟橡胶、氟树脂、含氟中间体等产品,加快第四代制冷剂研发生产,不断提升氟化工精深加工技术水平。
(三)乙烯产业链发展方向
依托兰州石化150万吨/年乙烯、159万吨/年聚乙烯及6万吨/年苯乙烯等项目,以兰州为中心,重点招引碳酸乙烯酯、高耐热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树脂、乙二醇、聚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产品国内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工程塑料、光伏胶膜、耐磨管材、氯纶纤维、EVA乳液、聚苯乙烯塑料等下游产品,引进相应企业,做大做强乙烯产业链。
(四)丙烯产业链发展方向
围绕甘肃丙烯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兰州为核心,辐射兰州新区、白银,重点引进聚氨酯、聚碳酸酯、高吸水性树脂等领军企业,做优做强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产业链、丙烯腈-聚丙烯腈,高性能碳纤维产业链,有序发展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产业链,带动包装膜、橡塑制品、油漆等行业快速发展,引导丙烯产业链主体进一步集聚。
(五)碳四产业链发展方向
以甘肃省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积极招引布局尼龙66、聚酯等上游产品项目,推动产品向工程塑料延伸;全力打造MTEB-高纯异丁烯-MMA-PMMA产业链;适当引进顺丁橡胶、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的领军企业,有序完善碳四产业链,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碳四产业集群。
(六)芳烃产业链
积极统筹甘肃省内石脑油和芳烃资源,以苯乙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现有化工原料为基础,积极招商国内外聚苯乙烯、聚氨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苯-苯乙烯-聚苯乙烯产业链、甲苯-甲苯二胺-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产业链,大力引进国内外己内酰胺、尼龙、PTA、聚酯、生物降解材料(PBAT、PBT)等产品重点企业,有效延伸芳烃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下游应用。
(七)精细化工产业链
以兰州西固、兰州新区等化工园区精细化工为重点,大力招引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农药制剂一体化项目落地;以专用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为导向,积极引入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药剂、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塑料添加剂、香料香精等特色专用化学品国内外龙头企业,有效丰富精细化工产品品类。重点构建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电子特种气体、光电显示材料等产业链,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及升级换代。
更多资料请联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基于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编制的《甘肃省产业链招商图谱》《甘肃省资源招商图谱》《甘肃省基金招商图谱》《甘肃产业平台招商图谱》《甘肃未来产业图谱》,中商产业研究院可以为各级地方政府、管委会、园区提供精准产业定位、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指引(指南)、产业招商策略路径制定、目标企业“一企一策”研究、招商项目评估、产业招商培训、产业招商推介会及委托招商服务等;为企业提供甘肃产业链全景图、甘肃产业布局图、甘肃产业投融资指引、企业落户甘肃选址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