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

寻墨阁本人 2025-03-31 17:14:20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保后事无忧。九姨太不明所以,出殡当天果真来了一个戴铁帽子的,然而九姨太照做后,没想到那人叹了口气便走了。   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商人胡雪岩,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轰轰烈烈,30年间,他完成了从一个孤苦无依的放牛娃、到富可敌国“红顶商人”的逆袭,横跨官、商两界,受太后召见、与重臣结交,不可不谓之传奇。   然而世事变化莫测,当一朝财权尽失,整个人生也跟着面目全非。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保后事无忧。   九姨太不明所以,出殡当天果真来了一个戴铁帽子的,然而九姨太照做后,没想到那人叹了口气便走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岁那年,胡雪岩在杭州的阜康钱庄当伙计,因为精明肯干,于掌柜又无后,就尽心尽力的教他、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般看待。   不仅如此,于掌柜死后,还将钱庄遗赠给了胡雪岩。   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放牛娃,到继承了完完整整一间钱庄,这算得上是胡雪岩这一生的第一桶金了。   如果胡雪岩只是按部就班的经营着小钱庄,就不会成就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了。如果说于掌柜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贵人,那么王有龄就是第二个。   受到于掌柜的垂青,更多是因为胡雪岩的乖巧伶俐;而对于王有龄,这就完全是胡雪岩骨子里作为商人的投资眼光和仗义疏财了。   当时,王有龄只不过是一个未得志的书生,但交往之下,胡雪岩认定他必有出头之日,偷偷“挪用公款”、赠银500两、供王有龄作为进京谋取功名的盘缠。   胡雪岩没看错人,王有龄不但发达了,还知恩图报,没有忘记胡雪岩雪中送炭的情谊。   在他就任湖州知府期间,让胡雪岩代理湖州公库,无息使用公款在湖州养蚕收丝、再运送到杭州上海变现;   待王有龄官至浙江巡抚,成为了胡雪岩生意大踏步前进的重要时点,他不但开设了多家钱庄,还进入了药材等其他的行业,时事不太平,他更是与军界搭上了关系。   但天有不测风云,太平军攻打杭州至破城之时,王有龄自缢身亡。   这时,出现了胡雪岩人生中第三个贵人,这个人就是接任浙江巡抚的、后任命为闽浙总督的晚清重臣之一,左宗棠。   当时正是时局混乱、内外皆不太平的年代,无论是筹措军饷、粮台、还是发展商贸、筹资建厂,左宗棠要做事,就必然需要银钱,而那时的朝廷是根本不可能如数满足他的需求的。   所以,胡雪岩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他一方面被委任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供应事宜,从中获利,另一方面以“商为官办”的身份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成功搭起洋人贸易这条钱;   这期间,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分号遍布各省,筹办军饷和军火的同时,药材、丝、茶……甚至辅助左宗棠建了船厂、织造厂。   至今仍在的“胡庆余堂”就是在那个时期创建的。   当然,胡雪岩之所以名声大噪,还因为受命出面管理赈抚局事务,比如设粥厂、善堂、主持募捐、重建……所以信誉和美誉度极佳。   期间,朝廷赞赏,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后又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即世人所称“红顶商人”。   然而,人常说福祸双倚、盛极必衰、天灾人祸,一边是时事弄人、一边是树大招风。   1882年,胡雪岩高价压了一批生丝准备与外商抗衡,结果当年国际生丝大丰收、丝价大跌、叠加中法战争、金融危机。   左宗棠的对头李鸿章又借机指使其他商人贱卖生丝、造谣说阜康没有现金引得人们纷纷挤兑……使得胡雪岩资金无法周转、仅仅三天,30年建立的商业帝国彻底坍塌。   作为一个辉煌过的商人,胡雪岩的晚年可谓凄凉,最后陪在他身边的是他最宠爱的罗四和九姨太。   或许是对自己大限将至的预感,胡雪岩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死后坟墓必将遭盗墓贼光顾,也会让姨太太们无法安生度日,就叫来九姨太、并告知了开头那段话,还叮嘱,一定要给他穿最普通布料的寿衣、不得铺张。   原来,盗墓贼有了目标之后,会在出殡那天派人提前打探,那些戴铁帽子的人便是盗墓贼了。   当他们看到寿衣的布料已经如此低劣,也就明白了胡雪岩确实已经穷困潦倒,墓也就不值得耗费力气去盗了。   因此,胡雪岩因为自己最后的智慧,保住墓穴100多年未受侵扰。但一代红顶商人、跨界巨贾,起起伏伏的一生也足以让人唏嘘感叹。  

0 阅读:263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