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欠中国45亿,泽连斯基请中企赴乌投资,中方拒绝得很委婉。有人说就算是乌克兰能打赢这场仗,那国家也基本上废了,因为成百上千亿的债务必然会压垮整个国家,光欠中国就45亿,然而,从泽连斯基的种种行为上可以看出,他竟然还想要赖账,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这笔外债是从何而来呢?一切还得从苏联解体论起。 苏联解体那会儿,乌克兰分到了不少军工企业,其中包括专门为直升机,轰炸机生产发动机的马达西奇。 可是分家之后乌克兰经济一团乱麻,军事上更是坐吃山空,马达西奇在国内拿不到订单,就只能跨过边境线和俄罗斯做生意。 2014年俄乌关系骤然紧张,马达西奇的销售额跌入谷底,老板想找一个既不怕俄罗斯又不怕乌克兰的靠山,于是一转身来到了中国。 巧的是当时中国正需要发动机技术,而且和乌克兰也有过瓦良格号的合作经验,很快双方就签订合同,中国企业以高价购买了马达西奇58%的控股权。 本来一切都计划的好好的,中国企业还投资200万在重庆建设工厂。 结果就在产业线步入正轨的时候,国际上突然冒出一则谣言。 有人说中国不仅买了马达西奇58%的控股权,甚至让3000多名乌克兰技术工人拖家带口到中国来发展。 如果说商业合作有来有往不算什么,那么科研人才大规模迁徙,就是产业产能转移的重大信号。 特朗普政府听说之后立马坐不住了,单方面向乌克兰施压,要求斩断马达西奇和中国的联系。 2021年,泽连斯基直接下令收回马达西奇100%的股权,将私有企业收归国有。 这会儿乌克兰还没打算赖账,准备把中国购买马达西奇股权的资产转化为外债。 可是紧接着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竟然直接注销了高达570亿美元的外债,其中就包括中国的45亿美元。 中国费了那么大力气,不仅没买到技术,还把钱搭了进去,可是一转身乌克兰就把这茬给忘了。 如今三年过去,乌克兰的仗快打完了,突然想起让中国给他们规划战后建设了。 先是乌克兰的经济部长和中国大使见了一面,希望中国企业多投资,多建厂。 紧接着泽连斯基就在记者会上对中国喊话,等战争结束之后想让中国接手重建工程。 中国是出了名的“基建狂魔”,在国内建设总里程高达4.8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又给老挝,巴西,塞尔维亚等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建设了不少工厂。 去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时候,中国直接拿出3600亿给非洲搞建设,世界上简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懂“基建”了。 但面对乌克兰开出的大单子,中国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国合署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的非常含蓄:“中方希望在尊重当事方意愿的前提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对方。” 中国这么做倒不是完全为了当年的事耿耿于怀,实在是乌克兰的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一来是乌克兰的经济情况实在太过窘迫,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也没办法在不花钱的前提下变出花儿来。 2023年,乌克兰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787.57亿美元,而乌克兰背负的外债就已经高达1453.2亿美元。 这还是有明确账目的外债,没算上特朗普刚上台就凭空捏造的5000亿美元,乌克兰哪怕砸锅卖铁也还不起,哪还有钱搞建设呢? 二来乌克兰的资源现状也变得被动。 乌克兰也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而且前苏联当年也留下了不少工业家底,可是特朗普一手矿产协议直接扼住了泽连斯基命运的咽喉。 现在美俄谈判已经渐入佳境,泽连斯基要想停战就得签署矿产协议,而矿产协议一签,乌克兰的丰厚矿产资源就变成了美国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乌克兰拿什么来搞建设呢? 其实中国以前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也经常打白条,即中方为他们提供贷款,建成之后,他们用铁路港口的使用权,或者所得的利益偿还中国。 但中乌合作毕竟有了前科,45亿美元打水漂也就算了,现在的中国哪里还敢乱投资呢?只能说乌克兰自己把路走窄了。 环球网:拒绝与中国企业合作后,专家:马达西奇公司已失去未来
乌克兰欠中国45亿,泽连斯基请中企赴乌投资,中方拒绝得很委婉。有人说就算是乌克兰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3-31 18:35: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