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战士杜富国和王静,当大学生爱上初中生,自古才女爱英雄! 医院的走廊上,王静握着杜富国的臂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望着丈夫失去双手双眼、伤痕累累的躯体,她心中五味杂陈。谁能想到,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军人,如今因为一次排雷任务,变成了这般模样。 "富国,我在这里,别怕。"王静轻声说道,声音虽然颤抖,却蕴含着坚定的力量。 这是2018年10月,杜富国在云南边境排雷时发生重大事故后的场景。但他们的故事,要从三年前的一张照片说起。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王静正在县城的公园里散步。她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姑娘,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正当她坐在长椅上欣赏风景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你好,能借用一下你的手机吗?我的手机屏幕碎了,想拍张照片但看不清。"眼前的小伙子礼貌地请求道。 这个年轻人就是杜富国,当时已经入伍几年的军人。王静没有犹豫,拿出手机帮他拍了照。一张照片,成了两人缘分的开始。随后,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王静将照片发给了杜富国。 谁能想到,一个村里的大学生和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军人,会因为这样一个偶然的相遇而牵手一生? 1991年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杜富国,在19岁那年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而王静呢,她不仅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还考入了事业单位。 2015年,杜富国主动申请加入临时新组建的扫雷部队。在提出申请前,他打电话征询了家人的意见。得知这个决定后,王静内心充满了担忧,但她选择了支持这个勇敢的男人。 "我知道这很危险,但这是我的使命。"杜富国曾这样告诉王静。 婚后的日子,两人聚少离多。王静过着军嫂特有的思念与等待生活,而杜富国则在边境线上与死神赛跑。三年时间里,他进入雷场约1000多次,排除爆炸物和地雷约2400多枚,每一次都是生命的考验。 2018年10月11日,那个看似平常的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正在云南边境的坝子雷场执行排雷任务。天气晴朗,山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周围一片寂静。 坝子村是个危险地带,村民们都远离此处。据统计,这里已有36名村民被地雷炸伤,危险系数极高。正如村民们所说:"那么危险的地方,也只有排雷官兵愿意来。" 在一棵大树根下,杜富国和艾岩发现了一枚67式手榴弹。凭借经验,杜富国判断树根处可能还有雷窝。他转向身边的艾岩,坚定地说:"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蹲下身开始操作。 就在艾岩向后退的几秒钟内,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了山谷的宁静。 艾岩回忆那一刻:"我感觉脑子一片空白,身体僵直,想动也动不了。"爆炸的大部分冲击被杜富国挡住了。当其他战友闻声赶来,看到的是半仰躺在地上、浑身血肉模糊的杜富国。 队友们立即用担架将他抬下山,先送往卫生院急救,再转至县人民医院,最后辗转至解放军医院。 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接到部队电话后,不敢告诉妻子,先联系了在县人民医院当护士的女儿杜富佳。随后,他带着王静和杜富佳连夜赶往贵阳,再辗转至昆明,最后在云南开远见到了被送往解放军医院的儿子。 在医院电梯口,杜富佳见到哥哥的那一刻几乎崩溃。作为医院护士,她从未见过伤得如此重的患者。而对于结婚才一年的王静来说,看到丈夫的惨状,心如刀绞。 更让人揪心的是,第二天杜富国的双眼开始有液体流出。王静的心一下子跌入谷底。手受伤可以接受,但眼睛若毁了,杜富国以后该怎么办?她不止一次去询问眼科医生,心存期望。然而最终,杜富国的眼球被摘除了。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爆炸发生后,艾岩因愧疚无法面对现实,不敢去医院探望杜富国。特别是得知杜富国眼球被摘除的消息后,他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每当闭上眼睛,爆炸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直到后来在医院见到杜俊,这个坚强的小伙子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 伤口愈合后,更艰难的挑战才刚开始。杜富国面临的是漫长而艰辛的复健之路。他从不按照患者的标准要求自己,而是希望达到普通人,甚至是军人的水准。 他需要进行抗阻力训练和平衡训练,锻炼核心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双手和双眼是人体最能维持平衡的部件,杜富国一下子全失去了。他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生活技能,从最基本的起步。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王静的陪伴。她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顾杜富国的饮食起居。她成为了杜富国的手,成为了他的眼,帮助他一点一点重建自信和希望。 在王静的支持下,杜富国开始重新规划人生。他心中始终有两个梦想:上学读书和当播音员。如今,这两个梦想都在一步步实现。他成为了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还参加了成人高考,成为贵州大学成人教育专业的学生。 他的坚强和付出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8年11月,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22年,又荣获"八一勋章"。
英雄战士杜富国和王静,当大学生爱上初中生,自古才女爱英雄! 医院的走廊上,王静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3-31 22:44:07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