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新王者,中国需要制造"精神原子弹"!
这几十年来,陪伴孩子成长的,除了中国文化,其实还有美国文化。最近哪吒2算是一个中国突出文化产品、距全球第4就差10亿了,而这远远不够,我们要成为王者,也要学习美国,要尽快从文化战略层面规划我们输出。
第一,从孩子抓起,美国抓得特别好,简直就是文化殖民全世界,这种就是入耳、入脑、入心。比如迪士尼公主系列,猫和老鼠系列。大一点的哈利波特系列,蜘蛛侠,变形金刚,星球大战等系列等。
迪士尼用93年时间打造出14位官方公主,这些动画形象每年创造470亿美元衍生价值,而且成为历久弥新的儿童动画片。
而类似中国《熊出没》电影累计票房突破50亿的背后,是尚待开发的全球文化金矿。我们应该启动"神话新纪元计划",比如将哪吒设计成系列片满足孩子的自我实现成长梦;西游记更好的搞中英文,搞一些可爱的卡通,不要粗制滥造;传统文化我们有很多可以输出。需要系统性思考,如何让全球青少年渴望成为中国版本"高铁侠"或者哪吒小英雄?
二、语言教材的降维打击,背后是价值观的最好承载物。学英语,很多人会学走遍美国,里面美国人先进,温馨,礼貌,生活好。学语言同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传递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迷信西方特别是迷信美国死心塌地根本原因,因为世界观被冲击了。
《走遍美国》创造的不仅是英语学习场景,更是构建了"美式生活"的集体想象。
我们也要有人投资去做这个,走遍中国。怎么扫码,点外卖,网购,发红包,买高铁票去桂林去丽江等等。把我们的先进生活传播出去。
比如,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展台上,一位硅谷工程师用微信购买珍珠奶茶时,中国就完成了最微妙的文化输出。
我们需要开发《数字中国生存指南》VR课程,比如外国学习者从注册微信、抖音到直播带货需要完成系列任务关卡,在通关过程中自然掌握移动支付、智能生活等"中国技能"。成为学习中文中的一个趣味章节,外国就会不断学以致用。
三、旋律里的意识形态,文化歌曲等。类似英语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加州旅馆》等歌曲让很多学生喜欢上美国等。我们需要有一批经典歌曲。
《加州旅馆》吉他前奏响起时,数亿人脑中自动浮现66号公路的落日。中央音乐学院最新研究表明,音乐的情感渗透效率是文字的17倍。如果可能,我们应该发起"新丝路之声"全球创作计划,甚至用AI分析Billboard百大金曲的和声结构,融入中国音乐比如古筝泛音技巧,打造既符合西方听觉习惯又充满东方美学的新派国潮音乐。就像TikTok上《一剪梅》意外走红证明,文化传播有时需要非常规路径。
而要做到这些,还是我上次建议,艺术类不要老看脸,要招聘一批985理工科但喜欢艺术类似饺子这类学生去读研究生,这才能让这个行业提升智商。
真正的文化输出需要构建完整生态,比如培养千名精通跨文化叙事的"Z世代创作者",开发"文化影响力指数"实时监测系统,这在AI时代不是难事。只有外国孩子争论孙悟空和二郎神或者哪吒敖丙谁更厉害时,才是中国赢得文化战争的决定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