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李世民怒骂:“你不知廉耻,竟与和尚苟合!”一怒之下,下令腰斩辩机。不料,高阳说出一个秘密,气的李世民当场倒地,从此一病不起。 夜色深沉,长安城外的一座寺庙里,烛火摇曳,高阳公主偷偷推开木门,目光落在那个唇红齿白的年轻和尚身上,她的心跳得像擂鼓——这一刻,她还不知道,这场私会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进来,映得辩机那张俊秀的脸更加清晰,他低声诵经的模样,像极了画里走出的仙人。高阳公主咬紧嘴唇,压下心头的悸动,轻声道:“辩机,今夜我必须见你。”可她哪里想到,这一眼,竟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那是大唐贞观二十三年的一个春夜,空气里还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高阳公主裹紧斗篷,带着贴身宫女翠儿,借着夜色的掩护溜出宫门。 翠儿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小声劝道:“公主,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高阳却头也不回,冷哼一声:“父皇疼我,谁敢多嘴?”她要去见的,是那个让她日思夜想的辩机和尚,一个不该出现在公主生命里的人。 辩机不是普通的僧人,他是玄奘法师的高徒,才华横溢,模样俊朗,连高阳公主这样见惯了世面的女子,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两人初次相识,是在一次狩猎途中。那天,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带着随从在山间追逐猎物,偶然路过一座破庙,辩机正在庙前劈柴,阳光洒在他宽阔的肩背上,汗水顺着额角滑落,高阳公主愣住了。 她从没见过哪个男人能把粗布僧袍穿得如此出尘。那一刻,她忘了自己已是有夫之妇,忘了房遗爱就在身旁。 房遗爱,这个被李世民千挑万选的驸马,出身名门,父亲房玄龄是大唐开国功臣,可在高阳眼里,他就是个窝囊废。她常当着下人的面嘲笑他:“你除了靠着父亲的功劳,还会什么?”房遗爱不敢还嘴,只能低头赔笑。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懦弱的男人,竟会默默为高阳公主守住一个天大的秘密。 婚后,高阳公主明着与房遗爱同住一府,暗地里却频频与辩机私会。她甚至大胆到让房遗爱在门外守着,自己则与辩机在草庐里耳鬓厮磨。房遗爱不敢声张,只能收下高阳塞来的金银珠宝,权当没看见。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一场意外让这一切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那天,长安城里抓了个小偷,搜出一只精致的玉枕,雕工细腻,一看就是宫中之物。御史追查下去,小偷交代,这玉枕是从辩机和尚的住处偷来的。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他立刻派人搜查,结果在辩机的草庐里翻出了更多高阳公主赠送的物件——金钗、玉佩,甚至还有她亲手绣的香囊。李世民气得拍案而起,当即召高阳进宫对质。 大殿里,金碧辉煌却冷如冰窟。李世民盯着跪在地上的高阳公主,声音低沉却带着压不住的怒火:“你贵为公主,竟与和尚苟合,丢尽了皇家和房家的脸!” 高阳抬起头,眼神里没有一丝悔意,反而冷笑一声:“父皇当年纳齐王妃为妃时,可曾想过皇家颜面?”这话像一把刀,直刺李世民心窝。他愣住了,脸色由红转白,嘴唇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高阳又抛出一句更惊人的话:“辩机是我孩子的父亲,你若杀他,我便让这事天下皆知!” 这话如晴天霹雳,李世民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宠爱的女儿,竟背着他生下了一个私生子。他眼前一黑,踉跄着倒在龙椅上,殿内的太监宫女慌成一团。太医赶来时,李世民已气息微弱,这一病,竟成了他生命的终点。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下令腰斩辩机,杀了高阳身边十几个知情不报的侍女。高阳公主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血溅刑场,从此对父亲恨之入骨。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高阳公主的日子却没消停。她不甘心房遗爱只是个空有驸马头衔的废物,几次三番挑唆他去争大哥房遗直的爵位。房遗直不从,高阳便诬告他对自己无礼,事情闹到李治面前。 谁知,这场家产之争,竟牵出了更大的阴谋——高阳公主伙同房遗爱、叔叔荆王李元景等人,密谋废掉李治,另立新帝。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奉命彻查此案,高阳公主的计划彻底暴露。她被押进大牢时,依旧昂着头,嘴里骂着:“李治,你等着瞧!”最终,她被赐自尽,房遗爱被斩,牵连之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一场轰动朝野的大案就此落幕。 高阳公主死了,死时不过三十出头,那张曾让辩机魂牵梦萦的俏脸,早已被仇恨扭曲。她从受尽宠爱的小公主,走到谋反赐死的末路,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骄纵太过,便是自毁。 史书上说,她是唐太宗最得宠的女儿之一,可这份宠爱,终究成了她命运的毒药。据《新唐书》记载,高阳死后,她的四个孩子被流放岭南,房氏家族也从此衰落,而那场惊天谋反案,至今仍有学者争论:她究竟是真有反心,还是只是长孙无忌借机清洗异己的棋子? 真相,早已埋进历史的黄沙里。
那年,孙思邈被召进宫里,给李世民未出阁的小公主看病。等孙思邈诊脉后,他拱手道:“
【13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