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出类拔萃的人才,你又为什么要硬逼他去挤那独木桥呢?这有什么意义? 就像我进了清华,入学第一天我就清楚自己搞不了科研,因为周围全是比我厉害的天才。我的智商在普通人里或许还算可以,但在那所学校里跟他们去竞争,最后我只能沦为炮灰。对于国家、对于清华而言,这或许无所谓。但对于我个人、对于我的家庭来说,那可就大有所谓,那可是我的全部啊! 这种时候就得看家长的抉择了。一般来说,家长分三种。 一种是认清状况后,依然坚持选择,因为他们想明白了,只有热门大学的顶尖专业,比如清华的 AI 专业,肯定不愁找工作,将来肯定没问题,接着选。可以,这部分家长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孩子得有那脑子啊! 第二种家长,那我随大流吧!反正到时候国家会调控的,大家都没出路,那我也随大流,别人选啥我也选啥,别人干啥我也干啥,这是中国家长的主流,也是正在看手机的你的常见心态。 第三类才会思考,我的孩子真的要这样选择吗?有人会说,你看前两种选择不是挺热门的吗?会问你,你的孩子小学几年级了?还不好好努力,将来可就落后了。哎,他爸却说,我的孩子三辈子的钱都花不完,我就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一辈子。 所以朋友们,鸡娃不如鸡自己。你作为 80 后也好,90 后也罢,90 后可能惨点,00 后更惨。那你要是不行,干脆别生孩子也行。 像咱们 80 后,赶上了时代的馈赠,房贷不太贵,中国入世,互联网风潮,还有股市的几次起伏包括币圈,你都赶上了,可你都没成功,混成今天这模样。然后你还让孩子继续往上冲,时代红利没了,这馈赠您都没接住。咱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想过没有?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你自己都混成这样了,还让孩子往上走,你不觉得羞愧吗?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该想想自己努努力,让孩子能过得轻松点?或者自己不行,孩子也不行,那能不能别逼孩子了。我去学一门手艺,比如烹饪,比如电工,我就随便举个例子,这都是一些蓝领的技能。 有人说,你前面不是说了蓝领工资不高吗?但会一直这样吗? 随着老人越来越多,劳动力越来越稀缺,你觉得还会一直这样吗?就算是 AI ,美国的 AI 比咱们发达多了吧?可美国的蓝领、西方的蓝领呢?而且我再跟你说,咱非得在国内吗?我不是一直说咱们要根据国家的思路,资本要出国,科技要出国,企业要出国,个人也要出海吗? 所以,如果你不是那种能激励自己的家长,能不能想一想,咱们逼孩子有没有必要?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上初中高中时数理化都稀里糊涂,高中数学连 50 分、60 分都考不了。你觉得这孩子就算费劲巴拉混个文科,读个不好找工作的二本,有意义吗?还不如早点给他攒点钱,让他学门技术,以后到国外去挣钱呢!你说是不是? 所以朋友,这话难听,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你得明白,这是个遵循规律的世界,是个靠数理统计说话的世界,是个数据冷冰冰的世界。咱们清华的孩子,下一代还能上清华的概率都不到 3%。我对自己孩子已经想明白了,我就努力逼自己。将来孩子能过啥样的日子,就看我这个当爹的能把自己逼成啥样。 如果他是天才,我给他磕一个。如果他不是,那太正常了,我也就明白了,不让他去挤那独木桥。明白吗? 我跟我弟也说了,咱那孩子不行,小学数学都学不明白,逼他有啥用?咱就给孩子好好的,从小有个好身体,学门好技术,将来想办法给他送到美国、送到欧洲,咱们好好读个社区大学,然后出来打工也不错,对不对? 谁都不愿意承认孩子不行,但事实是,咱们大多数孩子就是不行,你能不能别只盯着孩子?别随大流,人家上层的思路都变了,还在随大流,那最后被淘汰的不就是你吗?
如果你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出类拔萃的人才,你又为什么要硬逼他去挤那独木桥呢?这有什么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4-03 18:57:12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