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4月3日早6点12分,早读《中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4-03 22:58:21

20250403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4月3日早6点12分,早读《中国绘画史》潘天寿著。潘天寿,浙江海宁人,中国画教育奠基人。《中国绘画史》著于1924年,1936年并列入“大学丛书。”这本书对我绘画慧根甚浅的人而言还是有点草莽,不知怎么来读它。但文化上讲融汇贯通,能观好鸟,能把自然、保护、文化与内心等融合于一体,通过中国画来表现我本人对自然观察,道性与本性,科普与认知喜爱,或许这就是我要去读《中国绘画史》的目的。 这本书的历史穿越感极强,上下中国五千年,中国画的变迁与传承,不愧是国学大师的佳作。其分四编一附录,涉猎古代史(春秋与秦)、上世史(汉晋随、中世史(唐宋元)、近世史(明清)、附录(域外)。绪论所言中国绘画史画风两汉之雄厮朴厚,六朝渐进精工,随之大见精丽,然大体均以墨线勾勒,次第赋以色彩,前后以一贯之。 先来辍述第一编古代史。潘天寿《易.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以矣夫》。于是河图洛书实为吾国先贤发明绘画之机。《易.系辞下传》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卦之为言,挂也,挂万象于上也。潘天寿从河图洛书、易经卦辞上找到中国绘画史源头,算是正史的臆想。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岩壁上大量的岩画留存,又给了我们另一种中国绘画史的起源,它们是五千至一万年人类象形会意的岩石绘画,岩画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多数是人类早期游牧生活的刻画。但由于岩画与人类走向河流,农耕女织,文化聚集,融合发展等方面,距离越来越远,反之河流、平原人类部落结绳记事,祭祀袩卜,逐渐被首领掌握,如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示威天下。宋濂《学士集》云:史皇与仓颉皆古圣人,仓颉造书,史皇制画,书与画非异道也,其初一致也。 由此来说,上古史中国绘画史,自中华文明皆有文化传承,书画同源,都是文明向下传递的DNA,读书离不开绘画,绘画是折叠的文明,绘画是未来与过往的桥梁。今晚读书也一起绘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