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经济影响:通胀飙升与结构性失衡
美国国内冲击
消费者负担加重:关税直接推高进口商品成本,美国家庭年均开支预计增加3.6万元人民币(约5000美元),日用品、教育、医疗领域首当其冲。
企业成本攀升:汽车、机械行业因进口零部件涨价面临4000-15000美元/辆的成本压力,福特、通用等企业推迟产能计划。
通胀与衰退风险:核心PCE通胀率升至2.7%,美联储下调2025年GDP增速预期至1.7%,衰退概率升至40%-50%。
就业市场矛盾
钢铁行业短期获益,但汽车制造业和农业(如中西部大豆出口)岗位流失,呈现“局部受益、整体受损”格局。
多边体系瓦解风险
美国单边关税挑战WTO最惠国待遇原则,推动全球贸易向双边或区域协定转向,加剧供应链重构与市场动荡。
经济滞胀前景
特朗普政策导致“高成本、低增长”陷阱,若持续三年,美国通胀率或突破6%,重现1970年代滞胀特征(通胀与衰退并存)。
工资-价格螺旋机制可能被激活,进一步固化通胀预期。
政策后果的不可控性
特朗普关税政策本质上是“美国优先”战略的极端化,试图通过关税重塑贸易规则并平衡逆差,但其单边性和歧视性导致多重矛盾:
经济层面:加剧通胀、抑制增长,美国中产阶级成为最大受害者。
政治层面:国内抗议升级(如卡车司机罢工),国际信任度下降。
全球层面:动摇多边贸易体系,加剧“脱钩断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