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库尔斯克“手下留情”,未来恐埋大雷! 嘿,各位军事迷朋友们!俄乌这场大战那可是一直揪着咱的心呐。2025年3月的库尔斯克战役,绝对是这场大戏里的关键一折,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值得咱好好唠唠。 库尔斯克战役:俄军的“手下留情” 俄乌战争这都打了老长时间了,库尔斯克战役本来可是俄军扭转乾坤的绝佳好机会。当时啊,乌军精锐部队那是陷入了困境,就像瓮中之鳖。可谁能想到,俄军愣是没把这支部队全给收拾了,让乌军主力跟泥鳅似的溜走了。这事儿乍一看,好像就是个小失误,可要是往深了琢磨,搞不好就是俄罗斯未来要面对的大麻烦。 咱不妨瞅瞅历史上那些军事大神是咋做的。毛主席打仗有个核心原则,那就是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比占土地重要多了。就说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吧,辽沈战役里,东北野战军把国民党精锐新六军、新一军这些王牌部队全给一锅端了;淮海战役中,粟裕那也是干净利落,黄百韬兵团、杜聿明集团全都被歼灭。可再看看库尔斯克战役,俄军虽说把大部分失地给收回来了,却放跑了乌军主力。 库尔斯克战役始末:俄军咋就失手了 时间回到2024年8月,乌克兰突然就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发动了进攻,一下子占了1500平方公里的地儿,还把最精锐的第95空降突击旅和第3突击旅都投了进去。当时好多人都觉得乌军这是在玩火,突出部三面受敌,要是俄军反扑,这些老兵和装备一丢,乌军可就彻底完了。 可事情发展却有了意外转折。2025年初,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撤对乌克兰的直接援助,情报、武器都不给了。这本来是俄军的大好机会啊!俄军拉上朝鲜部队,搞了个大规模反攻,兵力优势达到7:1,总共7.8万人,乌军在库尔斯克才1.1万到1.5万。乌军情报断了,防空导弹也卡壳了,俄军完全可以四面围住,把乌军精锐一网打尽。 然而,根据美国战争研究所(ISW)和《纽约时报》的报道,到2025年3月16日,俄军虽说把库尔斯克大部分地盘收回来了,但乌军主力却没被灭掉。第95突击旅和第3突击旅从3月11日开始撤,3月16日基本退回乌克兰。撤退过程那叫一个“混乱又灾难”,丢了不少装备,但老兵和骨干保住了,主力装备也没全废。更离谱的是,乌军跑回去没多久就缓过来了。3月19日,他们在别尔哥罗德又打进来,深入俄境20公里,占了150平方公里。3月24日,乌军无人机还炸了克拉斯诺达尔的油库,火烧了五天,那场面,老吓人了。 俄军失手原因剖析 其一,普京跟特朗普的会谈可能搅了局。2025年3月25日,特朗普在沙特利雅得跟普京见面,推动俄乌停火,还暗示不想看到“乌军在库尔斯克被屠杀”。普京估计受了点影响,没让俄军全力干。这就好比一场比赛,裁判突然吹哨说别打太狠,选手哪还敢放开手脚啊。 其二,俄军一直有“使不上全力”的毛病。从2022年基辅撤退,到顿巴斯磨磨蹭蹭,俄军老是这样,库尔斯克又是个典型,没那股一口气干到底的劲儿。就像跑步比赛,本来领先了,结果快到终点的时候突然减速,这不是给别人机会嘛。 其三,作战执行太拉胯。《卫报》说,俄军3月7日打了苏贾补给线,但没彻底堵住乌军退路。朝鲜部队伤亡还挺大,一周死1000人,指挥也乱,追击能力就更不行了。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自己的队伍乱成一锅粥,还怎么去打胜仗啊。 放跑乌军精锐,后果可严重了。这些部队回去一休整,马上就能上别的战场,继续跟俄军对着干。更关键的是,没全歼乌军,就等于留了个火种,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欧洲助力:乌军重振旗鼓 乌军在库尔斯克吃了亏,可第95突击旅和第3突击旅没伤到根儿。补点兵、弄点装备,战斗力很快就回来了。美国撤援助的空缺,欧洲立马补上。 2025年,欧盟援助加起来1240亿欧元,比美国历史总额(1197亿欧元)还多。英国掏了155亿欧元,德国224亿,法国也加了20亿军援。欧洲的武器可不是吃素的,质量一点不比美国的差。 比如法国,“凯撒”155毫米自行火炮在顿巴斯特别好用,射程40 - 50公里,打俄军炮兵阵地那叫一个准,乌军都夸得不行。法国的“SCALP - EG”巡航导弹跟英国的“风暴阴影”搭档,炸过不少俄境内目标,像克拉斯诺达尔油库就挨过这招。还有,法国的“光学空间组件”卫星和萨弗兰公司的数据平台,给乌军提供情报,多少补了美国撤出的缺。英国的“挑战者2”坦克、德国的“豹2”坦克也在前线顶着。 展望未来:俄军困境与战争走向 俄军在库尔斯克“手下留情”,不仅让乌军保住反扑能力,还给欧洲插手争取了时间。如果当初把乌军精锐全灭了,乌克兰可能早就撑不住了,欧洲援助再多也翻不了盘。 可普京没明白伟人的精髓——关键时刻得一击致命。他的犹豫和保守,让俄军错过了翻盘的机会。现在乌军靠欧洲撑着又起来了,俄罗斯头顶上的战争乌云还没散。这场俄乌战争后续会如何发展,咱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俄军库尔斯克战役的这次失手,必将在未来的军事局势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俄军库尔斯克“手下留情”,未来恐埋大雷! 嘿,各位军事迷朋友们!俄乌这场大战那可
翠竹清风隐者情
2025-04-04 10:57:32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