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锥和命运
四季之爱
2025-04-04 16:55:59
光就是宇宙,人在宇宙里面当然有限制。要理解宇宙就得先理解光,理解光就得理解善恶。因为光被认为是光明正义,正确、善良和正向(positive)。实际上要超越这一切,就得理解黑暗,也就是负面(negative)。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任何让自己不舒服的都是边界,也就是一种程序设定。在极度的不舒服中,人会下意识地逃避,以至于无法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即使这句话就在你面前,似乎你也看不懂,看不明白,甚至看到的是一行跳过的符号。这就是人机的程序边界,超过边界的无法用头脑理解,只能用心去感知。
人们被限制在所谓的光锥内,本身也就是一个套路,让你相信命运的绝望和宇宙的不可超越性。于是你肯定会问宇宙是哪里来的?本来一个小小的短暂的宇宙,以及对应的可感知到的世界,是很简单的和自己相关的某种认知。但是当你这么设想其宏伟性的时候,你就会投射出一个必然存在的高于自己,并且包裹和主宰着自己的创造者。而这种心理即使你不是学习哲学的,也一样会根深蒂固地改变你对现实生存环境的信念。
最简单的就是“可奴役”思维,你总觉得自己是不够懂的,你需要学习圣贤、老师、大师等的智慧才能进步。而这种所谓的学习,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本质就是奴役性思维的体现。也就是我们总是处于要么我奴役别人(教育),要么被人奴役(学习)。我们无法承受谁和谁都是一样的观点。这种信念体现在家庭观念中,造成永恒的家族延续的苦难。自己可以主宰小孩,而小孩总是在反抗。自己作为小孩的时候的反抗在自己变成了家长后被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永远不会有一个简单的感觉,就是小孩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就像你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这并没有好坏对错,只有大家不同的选择。
在奴役性思维的指导下,我们整个文明基本上也就定型了。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这种波涛汹涌的意识河流,总是在前仆后继地覆盖和被覆盖中。这种力量巨大,创造了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但是这些力量同时也分裂了我们的感知和内心。我们觉得世界就必须有物质,有那些澎湃的声音,甚至宇宙的回响。我们通过主体的角度观测或者感受到了这些频率,从光影到声音,在我们的头脑中间蔓延开来,形成更多的影像或者幻境。
命运并不是一个限制空间内的注定焦点,而是自我的选择的注定结果。而我们的所有选择早就在自己的恐惧内心中确定了。虽然每个事情可能发生变化,但是你的决策动机和趋势不会变。就像一段程序,每次执行都不一样,但是这程序却总是一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