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由誠信而契入

游梁公隼 2025-04-05 16:12:54
教育中有「道业」,与「学术、知识」不同,未来真办教育者须提升之,不宜只建学校,纯授知识。古圣人讲教育之网领,必推易经‧蒙卦、礼记‧学记,以及尚书-君臣、长辈后辈之间对答的内容,它们为后世揭示出师道、教学心态、受教原因、教育过程的心法。 先师伯 列航飞,办学六十年,他曾引其师 钱穆论教学,列老先生大概说:「老师为之职业,自有妍媸,好坏就在于用两个标准去评他:一为『术业』,二为『课业』。术业就是此老师之学问基础、有没有高深技术、独门专长,可教授给人。即文史的,你要精于本行,通于识辨,而且能有作品,表达到自己的水平,堪如木匠能刻木艺以示于人,否则人人也只是锯木,便不成器了;木匠之上,是艺术家,此种『术业』之师,更少,而达于精神层次。所以,教育之基要有『职业训练』,再上便要求『精神道德』,这就叫『道业』,道业是建筑在『术业』之上的。师只有术,则如世上只有木匠粗工,欠了精神;如师于术(学问知识) 也达不到,则木不成器,家不成室了。有了术业做阴,还要课业做阳。什么叫『课业』呢?就是表达技巧、教学方法、沟通能力、摄注能力、交流能力、课堂管理、课程编排、批改技术等了。一句话,即怎样好好的传授给人。有些老师和学者,他们『术业』很好,但『课业』不足或一塌糊涂,这就令学生永远学习不到老师的东西,原因只一:不孚。只有他自己说话,导送不到东西到他人的心。即学生永远傻傻的做追随者和听众,现代许多老师是此。另一方面,一些老师的『课业』很好,但『术业』欠佳,也相当普遍。如一些老师很会包装讲课内容,衣服容饰精美,但没有高深内容,空空洞洞,或如一些补习社要如青楼穿戴,登相片在墙,供人点用,投消费者所好,这样就『自屈其道』,师道不会存在。只要放下身段,反躬自省力学,仍有救药。教师是要术业和课业共存,如太极阴阳,他便是好老师。」 列老先生引钱穆讲到道业,其实术业和课业就是太极双鱼,道业就是双鱼中的两点──阳明、厥阴。所谓「火从水生,妙合而出」,道业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术业和课业的昇华。道业因何产生?这不能不明「道」。先要明《易经》,孔子解释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我们作人,仁与义就是守人道的纲领,即怎正确地做人。仁所涉的范畴,大凡:孝顺、关怀、博爱、同情、同理、施舍、帮助、谦虚、礼让、成全人、欣赏人、尊重人、和合人,乃至合和天地宇宙万物.. 中国文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