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宗室制度很聪明,皇子获封亲王后,一般会赐予1000-3000户的实封(实封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亲王极少,可以忽略),然后亲王死了之后,不管儿子分别是啥爵位,都只能瓜分父亲留下的实封,但是承嗣子可以多分一些,其他儿子均分剩下的,也就是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其他宗室成员生多少小孩都不会给国库带来任何额外开支,假如亲王实封两千户,每户纳税一贯钱,那么这个亲王只有一个儿子的话,亲王死后朝廷每年给他儿子两千贯钱,亲王如果有一百个儿子,那亲王死后朝廷每年给他一百个儿子一人二十贯钱,还是一共两千贯钱。而且从唐玄宗时期开始,亲王的实封每传一代要收回1/5,儿子只能瓜分剩下4/5,代代如此直到五代后全部收回。相比之下明朝宗室多生一个就给朝廷多一份负担,而且还设置了亲王、郡王两层世袭的封爵,亲王世袭也就罢了,亲王的余子封郡王也世袭,这就造成负担的指数型上升。(清朝的亲王虽然有的也世袭,但没有继承王爵的其他儿子只有低级爵位且三四代内会降到闲散,不会一层套一层的世袭)
第一是供给条件不同,明朝待遇太好了。第二是,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两条主脉没了;武后上位,姓李的减少一大半;然后安禄山搏一把,又少了很多。所以五代那些李克用 李茂贞这些,都是赐姓,人家都不是汉族。明朝没有内乱,200多年生孩子,你想想有多少姓朱的!
明朝皇室费钱,主要是明朝稳定时期太久了,从永乐年间一直到天启初年,接近200年的时间里,中原和江南地区,几乎没出过什么持续时间久的动乱。 大唐先是唐太宗杀一批宗室,然后唐高宗又杀一批,武则天又杀一批,唐玄宗杀一批,安史之乱杀一批,后面的中晚唐,唐朝皇帝都要成为长安节度使了,自然没能力繁衍过多的后代。
用户10xxx22
朱元璋讨饭穷怕了,优待子孙后代
潇洒哥
一整个明朝财政不够养个宗室
用户10xxx24
胡说八道!一个玄武门之变,一个武周代唐,你认为唐朝还有多少宗室?
用户16xxx94 回复 04-06 12:44
安史之乱还有黄巢起义
星条旗当柴
主要是死得多,数量上不来,每次长安洛阳被攻克宗室就死了一大半,加上一直没停的各种宫变夺位,哪次都是成片成片的死宗室,宗室数量一直上不去。 明朝就太安稳了,宗室野蛮繁殖
花丛里的少侠
朱重八开始给他儿子各处封地藩王的时候,就注定了,这些人会吃垮整个大明
蒸汽机车 回复 04-06 18:41
吃垮个屁,文人写自己领工资占不到1%,“宗室”花了30%,笑话,按这个花费,就算是平均,带品级的官员(扣除挂靠军职的那些算进军费里)每人每年就能领几只鸡
guwuyilei
不是和平太久,是藩王太富有,自己不纳税还可以从国税里分一杯羹……朱元璋模式的家天下有缺陷……
萝卜
玄武门继承法还是有一定优越性的[并不简单]
用户10xxx69
老朱是农民出身,亏天下不可亏朱家,导致分封的朱家王实际成了地方的吸血蚂蝗,最贪最富,导致外患来的时候,普天之下都在看朱家笑话!
samth lei
明朝其实是两个阶层,一个是老朱家及其走狗,一个是被奴役的老百姓!在对宗室处理上清比明好,但大清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少数民族统治,为了统治汉人,想尽办法对付汉人……
用户54xxx46
明朝国祚传了270多年,人家时间可不短。
用户54xxx46 回复 04-07 08:33
全国朱姓超过1800万人,排名全国第14位!这不多???
用户10xxx25
汉唐是对王爷实行的养狼策略,宋朝是养羊,明朝开始是养狗策略慢慢变成了养猪
用户89xxx45
因为会造反,都是皇族,凭什么你当皇帝我是王爷?还是降等世袭比较靠谱。每代降一等,五代后成为平民,也不再录入皇族族谱。
竹风
明猪只管吃肥,草民死活和它们有什么关系
岁月催人老
朱元璋的政策在当时而言是没问题的。 藩王不纳税,是因为朱元璋最开始分封藩王,都是分到军事战略要地上,藩王领地里的收入,是要用来养活藩王的部队的(一个藩王最多可以有三卫兵马,一卫是3000人)。 而作为税收大本营的江南地区,朱元璋并没有分封藩王,当时中国北方人口稀少,而藩王被分封的地方,大多是集中在长城、黄河防线上,所以说朱元璋让藩王免税,在当时而言,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后来依然继续免税,导致中央财政吃紧,这是后人的事了,不能怪到朱元璋身上
喂,是你
其实还是老朱的问题。为何不能像现在的高考赋分制度,给皇室一定的加分,让他们在科举方面有优势,然后从基层开始做起。但要严格控制上线和兵权!
湖上青玉柳
所以汉朝时期的推恩令是非常正确的解决办法
东门吹牛
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