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男子花551500元,买了一辆行驶里程7100公里的二手车,可他开车上路,发现车子直哆嗦,可把他吓得不轻,他一查顿时傻眼了,他买的车竟然在6个月前发生过重大事故,而经销商却恶意隐瞒,男子一下子火了,他一纸诉状,把经销商告上法庭,案子经过2审,最终的判决让人意想不到。 在北京市的一个秋日清晨,李明(化名)满怀期待地走进了一家大型二手车经销商门店。 这一天,他终于要提走那辆心仪已久的爱车,一辆仅行驶7100公里的二手车,售价55.15万元。 虽然现在看上去也不便宜,但比原来可以说是便宜了一大半。 李明站在展厅里,看着那辆车,心里涌上一股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一辆车,更像是他多年拼搏的见证。 从刚入职场的青涩,到如今在公司里站稳脚跟,他一直希望能拥有一辆高端座驾,而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销售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道:“这辆车车况极好,几乎是准新车,前任车主爱惜有加,才短短开了七千多公里。” “这么新?”李明心里有些疑虑,但看到车身无刮痕,内饰崭新,仪表盘显示的里程数也确实是7100公里,他的顾虑逐渐消散了。 “这样的车况,二手价格比新车便宜不少,确实划算。”他暗自点头,在销售的催促下,迅速签署了购车协议,并付清了全款。 提车后,李明满心欢喜地坐进车内,双手握住方向盘,感受着真皮包裹的质感。 他深吸了一口气,按下启动键,发动机低沉地轰鸣起来,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可就在车子驶出门店不久,他便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车身在行驶过程中竟然有轻微的抖动,特别是在加速或减速时尤为明显。 李明皱起眉头,心想:“难道是胎压问题?还是路面不平?” 他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可能是错觉吧,开一段时间应该就好了。” 可随着行驶的里程增加,这种抖动感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明显。 李明心里隐隐不安,一种说不出的焦虑笼罩着他。 不放心的他,决定将车送到4S店做个全面检查,维修技师检查后,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先生,您的这辆车在六个月前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碰撞事故。” 技师一边指着前保险杠内侧的焊接痕迹,一边说道,“前悬架、发动机支架、部分车身结构件都有更换或修复的痕迹,而且修复质量一般,可能会影响行驶稳定性。” 李明愣住了,脑袋“嗡”地一下,一股怒火瞬间冲上心头。 “什么?重大事故车?”他的呼吸开始急促,额头冒出冷汗。 他迅速联系经销商,要求对方给个合理的解释。 但对方却态度敷衍,矢口否认车辆有问题,甚至暗示是李明自己购车后造成的损伤。 这一刻,李明彻底怒了,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愤怒、不甘、懊恼交织在一起,他咬紧牙关,决定维权到底。 李明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一纸诉状将经销商告上法庭。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法院调取了该车的维修记录,发现其确实在六个月前发生过严重事故,涉及前悬架、车架结构受损,维修费用高达十余万元。 在庭审过程中,李明的愤怒化作冷静的陈述:“如果我没有发现问题,就这样一直开下去,谁能保证哪天不会出事故?这种行为简直是草菅人命!” 经过两次审理,法院最终作出判决。 依据“退一赔三”原则,经销商需退还李明购车款55.15万元,并额外赔偿三倍购车款,即165.45万元,同时,经销商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判决结果一出,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解气!”“支持消费者维权!” 同时,不少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打击二手车市场中的欺诈行为。 回想起自己从兴奋到失望,再到愤怒的整个过程,李明的心里仍有一丝后怕。 “如果当时我没有怀疑,如果我没有去检测,那这辆车可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希望大家能够长个心眼,不要因为小便宜最终吃了大亏。 信源:光明网2025-3-31
近日,北京一男子花551500元,买了一辆行驶里程7100公里的二手车,可他开车
牧童的娱论
2025-04-06 11:54: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