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春下的上海楼市:成交量回暖≠房价触底

奶爸在侃豪宅 2025-04-06 15:22:15
大家好,我是奶爸,带你用专业视角品味豪宅故事! 作为深耕上海楼市的观察者,我常被粉丝追问:“现在能抄底吗?”而今天,我想用最真实的视角告诉你:市场仍在探底,别被“小阳春”迷惑。 一、数据背后的真相:量升价跌的“假性回暖” 3月上海二手房网签近3万套,同比激增40%,表面看是“春意盎然”。但细究成交结构,300万以下房源占比超50%,而千万级豪宅成交占比持续萎缩。这意味着,市场回暖的“底色”是刚需低价房以价换量的结果,而非整体价格企稳。 更值得警惕的是,二手房均价已连续23个月下跌,3月跌幅虽收窄至0.49%,但新挂牌房源日均新增2500套,挂牌房源总量持续增长。供需失衡下“买方市场”格局未改。一位中介朋友坦言:“现在成交的房源,多是降价换来的。 二、结构性分化:核心区“虚火”与外围“深寒” 1. 核心区:豪宅日光≠普宅安全 黄浦18万+/㎡的科技住宅“日光”,黄浦旧改地块拍出16万+/㎡楼面价,这些个案被过度渲染为“市场反转信号”。但真相是,核心区次新房仅企稳微涨1-2%,而老破小学区房,因政策调整已跌超10%。 2. 远郊:库存堰塞湖正在崩塌。 三、政策与库存:托底≠托价 当前政策更多是“防风险”而非“刺激上涨”: • 限购松绑外环外:看似释放购买力,实则将刚需挤压至五大新城,加剧外围价格战; • 土地供应锐减:2024年宅地供应同比降53%,但已拍未开发地块集中在远郊,未来库存压力不减反增; • 利率下调效应有限:LPR降至3.6%,但居民杠杆率已触顶68%,购房者更倾向于“持币观望”。 四、市场情绪:焦虑性入场与理性抛售并存 最近带看量激增,但转化比却在下降。粉丝 五、给观看文章的朋友真心建议 1. 刚需不必焦虑:远郊地铁盘仍有降价空间,可耐心淘“急售笋盘”; 2. 改善谨慎置换:核心区次新房若议价后复合自己的价值认知,可阶段性入手,但勿追高“地王”周边溢价房源; 3. 投资远离陷阱:外围“老破小”加速贬值,法拍房激增或引发踩踏风险。 数据有温度,观点有态度。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理性穿越周期。 我要上热门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10xxx88

10xxx88

2
2025-04-08 12:30

大部分是市区老破小借助政策利好脱手,二手房不降个10%连看房的人都没有...

吾爷

吾爷

1
2025-04-07 08:47

没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100万30年还160万,这不就是30年花了两套房的钱得到一套房吗,谁能不生病不失业,一个出现就钱房全没了,这不就是一个深坑吗,房价涨一万,人口出生率的少一成,你还担心什么,全国还是卖土地盖房,房子还是越来越多多呀

奶爸在侃豪宅

奶爸在侃豪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