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进入五十岁以后,就算是真正迈进了衰老的门槛。 这时候,身体机能逐步走下坡路,恢复力也远不如从前,整个人的状态就像是风中的蜡烛,虽还亮着,却总感觉哪天就要被一阵风吹灭。 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现实太扎心。
01 早点看醫。 五十岁以后,再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事。 年轻的时候,头疼脑热忍一忍,拖一拖,可能也就过去了。 上了年纪,哪怕是小毛病,拖久了都有可能变成要命的事儿。 现实里太多人,怕看医生,怕花钱,怕麻烦,结果把一个原本可以早点解决的小问题,拖成了晚期大病,到时候花的钱更多,受的罪更重,悔都来不及。 我认识一个阿姨,平时总觉得自己身体挺硬朗,有点不舒服也不当回事。 结果几年后查出来癌症,还是中晚期,拖得太久,家里人都崩溃了。 所以说,五十岁以后,别再怕医院,每年一次体检该做就做,小病早治别拖,别拿健康去赌运气。
02 学会放手。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不懂得放手。 年轻时习惯了掌控一切,等到了年纪大了,却还不肯撒手,这种人,活得累,别人也被拖得辛苦。 尤其是对子女的事情,五十岁以后,该放的就要放。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你盯得再紧,也改变不了他们的选择,反而容易激起反感,搞得关系越来越疏远。 我楼上的一位老太太就是个典型,总爱插手儿子的教育和生活,鸡毛蒜皮都要管。 最后儿子媳妇受不了,搬出去住,反而大家都轻松了不少。 到了这个年纪,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身上。 跳跳广场舞,养养花种种草,读读书,学点喜欢的东西。 把放手当成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解脱。
03 钱要结清,账要明。 人越老,越要把钱的事儿看明白。 别指望到了六七十岁还能四处奔波赚钱。到了五十岁,就该开始理清自己的经济状况了。 有人到老了,还欠着一屁股债;有人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有人房子、存款没个交代,结果一场病就拖垮了整个家庭。 所以说,五十岁之后,把该还的还了,该理清的理清,留下一笔能养老的积蓄,不要临老被金钱困住手脚,更别拖累孩子。
04 早做托付。 很多人避讳谈死,觉得不吉利。 但人生的终点,是谁也逃不了的。与其让那一天来得突然、混乱,不如提前安排好。 五十岁以后,就该考虑:假如哪天突然走了,家里怎么办?财产怎么分?房子写谁的名?银行密码留给谁? 我认识一个大姐,特聪明,早早立了遗嘱,房产、存款怎么分配都写得明明白白,子女也都签字确认。 这样一来,将来出事了,大家按照文件来执行,既公平又省事。 其实,安排后事,不是咒自己早死,而是尊重生命最后的秩序。 也是给家人留一份清清楚楚的交代。 人到五十,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活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