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慈禧太后第一次使用电灯泡时,由于不了解原理,当电灯亮起时,她顺口说了一句话

佳说历纪 2025-04-06 21:34:06

清末,慈禧太后第一次使用电灯泡时,由于不了解原理,当电灯亮起时,她顺口说了一句话,没想到这句话现在却成了人们常用的口头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带着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虽然身处紫禁城,难以逃避这股科技浪潮的冲击,她的接触方式,既充满了好奇,又夹杂着排斥,展现了晚清统治阶级对现代科技的误解与利用。   最初慈禧对西方科技持怀疑态度,她视这些新奇的洋玩意儿为“异物”,一度觉得它们不仅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反而可能是外来列强图谋侵略的一部分。   李鸿章曾为她进献电灯泡,这种发明在当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极为陌生,何况身处宫廷的慈禧太后。   当李鸿章带着电灯向慈禧建议安装时,慈禧并未表现出兴趣,反而认为它需要复杂的电力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开辟专门的线路,且安装过程中会破坏宫廷的风水,甚至可能对宫中的“风化”产生不利影响,她以为这些新玩意儿不过是无聊的装饰品,毫无实际用处。   西方商人并未轻易放弃,得知慈禧太后的拒绝后,他们很快找到了慈禧身边的亲信李莲英,希望通过金钱来改变慈禧的态度,李莲英在得到好处后,决定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在慈禧外出期间,悄悄将电灯和发电机安装在宫中。   当慈禧回宫时,她发现宫殿里突如其来的光亮令她大为惊讶,由于她未曾见过电灯,看到一盏盏散发着光的灯泡时,她误以为这些圆形的物体是茄子,甚至脱口而出“为何挂这么多茄子?”   听到这句话的宫人们都紧张万分,生怕一不小心引发她的不悦,李莲英连忙解释称这其实是西方的电灯泡,慈禧尽管有些不满,但还是好奇地指示点亮这些灯泡。   当电灯的光芒点亮整个房间时,慈禧惊叹于它的亮度,经过一番了解后,她不但接受了电灯,还命令采购了更多的电灯设备,甚至将电力系统引入紫禁城,成为大清帝国首次使用电力的标志。   除了电灯,慈禧对汽车的兴趣也不容忽视,袁世凯为了讨好这位老佛爷,送给她一辆豪华汽车,作为寿礼,慈禧见到这辆崭新的汽车时,显然非常兴奋,甚至亲自坐上了车,想要体验这项新奇的交通工具。   在她体验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慈禧发现汽车司机坐在她前面,这让她勃然大怒。   作为一国之君,她无法接受司机坐在自己前面,这在她看来是对自己威严的极大不尊,因此她要求司机跪着开车,这一荒唐的要求显然无法执行,最终导致这辆车被束之高阁,成为了宫中的摆设,而这项本应便捷的交通工具再也没有被使用过。   慈禧的这些行为反映出她对新科技的看法并非出于对科技本身的欣赏,而是将它们视为展现自己权力和地位的工具,她的目的是享乐,而非利用科技改善国家的民生和提高国力。   她并没有意识到,西方科技的引进应该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手段,而不是一时的奢华享受,即便她接触了先进的技术,如电灯、汽车和留声机等,慈禧却总是将其作为象征自己权威与享乐的工具,而未能从根本上考虑如何利用它们为国家带来改变。   慈禧对留声机的接受也可以看作她对西方文化的一次尝试,留声机由清国驻美大使梁诚带回,成为送给她的礼物。   当慈禧首次听到留声机播放的西方音乐时,她展现出强烈的兴趣,她迷上了华尔兹舞曲,并开始尝试欣赏这种西方风格的音乐。   在她的宫中,常常可以听到华尔兹的旋律,甚至一些宫女回忆,慈禧偶尔还会亲自欣赏马戏和照相,这些本属于西方的娱乐活动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慈禧的这种“时尚”行为并没有改变她对国家的态度,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慈禧依然沉浸在个人享乐的世界里。   她不惜动用国库资金,甚至挪用海军的军费,只为办一场奢华的寿宴,即便大清江山岌岌可危,慈禧依然无动于衷,她所关心的,唯有自己的个人享受与权力的象征。   这种行为暴露了晚清统治阶级的短视和自私,他们完全忽视了现代科技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科技的进步并不能掩盖一个国家的腐朽,而滥用科技则只会加剧国家的衰败。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慈禧初次见到电灯泡时脑洞大开说了两个字,至今让人感觉极富喜感

0 阅读:634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