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新疆乌鲁木齐某餐馆内,一名20岁大学生用半小时改写了一个10岁女孩

小峰聊社会 2025-04-07 06:05:51

3月29日晚,新疆乌鲁木齐某餐馆内,一名20岁大学生用半小时改写了一个10岁女孩的夜晚——当女孩因数学题抓耳挠腮时,他主动上前拆解题型,用餐厅纸巾画图讲解,直至女孩豁然开朗。面对店主提出的免单感谢,大学生婉拒后悄然离开,这一幕被监控全程记录。

这场跨越年龄的辅导,撕开了两个社会痛点。其一,留守儿童学业困境:女孩父母忙于餐馆经营,作业辅导成奢侈;其二,青年责任感的重构。据教育部数据,新疆农村留守儿童超12万,其中63%面临课后无人辅导难题。而这位大学生的行动,恰与《民法典》第184条“善意救助免责”形成呼应——他用知识而非金钱践行社会责任。

更值得深思的是拒绝免单的深意。在“知识付费”盛行的当下,大学生坚持“举手之劳不图回报”,与深圳某机构每小时300元的奥数课形成刺眼对比。老板娘感慨:“现在年轻人谈钱的多,谈心的少。”而类似温暖并非孤例,河南理工大学“十大楷模”姜伯驹教授40年坚持义务辅导,印证了教育初心的传承。

法律学者指出,此事件凸显《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的现实意义:社会力量应补位家庭监护缺失。当一线城市家长为“海淀名师”豪掷千金时,偏远地区孩子或许只需要一张餐巾纸和半小时耐心。

大学生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却留下一个命题:在“精致利己主义”标签化的今天,青年如何用行动重新定义价值?答案或许藏在人民网报道的袁世豪故事里——这个从留守儿童成长为党员的大学生,如今返乡义务辅导,完成善意的闭环。

0 阅读:1326

评论列表

用户32xxx27

用户32xxx27

9
2025-04-07 07:43

以前没孩子时看见小孩不会做作业,总想给他讲明白,现在自己孩子,给他讲,只想跳楼

春和景明

春和景明

6
2025-04-07 07:42

好人好事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5
2025-04-07 07:42

读书的意义就是大家都能读书

会当凌绝顶

会当凌绝顶

3
2025-04-07 07:47

补习班的老师应该有一个称呼,不能与正常老师相提并论,比如,根据收费称为金银铜讲解师

小峰聊社会

小峰聊社会

品不同人生,看社会百态!